第(1/3)頁 大捷之后,原本該是舉朝歡慶的樣子,可文官們在朝會上根據皇帝的意思,唯唯諾諾地議定封張鎮為大明鎮南侯,散朝后,大家集體情緒有些低落…… 皇帝現在有錢了,很多能用錢解決的事兒,都不是事兒,對于文臣絮絮叨叨說的節儉,皇帝現在從而不聞,開口閉口都是張鎮,說什么做皇帝連錢都不會花,還做什么皇帝。 而且這兩年天下大體承平,沒什么事兒,就算南贛已經糜爛如此,皇帝好像一副十分穩健的樣子…… 誰要是說起這事兒,皇帝總是用一副輕蔑無視的眼神看著你,仿佛在說:皇帝不急太監急! 文臣可都是要面子的! 他們自認為堂堂正正的讀書人,怎么能跟太監比呢? 既然皇帝不急,我們大家也就不急了…… 似乎過了很長時間,似乎也并沒多長時間,不知從何時起,文臣們覺得自己手上的權利,正在慢慢的衰減…… 總體的感覺就是……已沒有了決策者的快感,他們僅僅是一群執行者! 很多事兒,都是皇帝或張鎮想出來的……這令人十分不爽…… 當然朝會結束,走出皇宮的是大眾……有一小部分人,皇帝還是把他們留下了,比如內閣的三位,六部尚書都留下了…… “卿等隨朕來。” 重臣們以為皇帝要帶著他們去暖閣,還有什么機密要事商議,沒想到,走的方向是宮里的火位居! 皇帝這是要請他們吃飯啊,難道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撫慰他們脆弱而受傷的心靈嗎? 皇帝早已經安排好了這頓飯的,座次桌簽都已經排好了,大家對號入座。 每人眼前放著一個酒精爐......有精準地去調查研究、去客觀分析過一個事情的真實狀況。 南贛現在的狀況,諸位敢說都很了解嗎? 朕認為,其實諸位跟我一樣,了解的不過是我們戰損了多少人,失去了多少土地!賊子抓了多少個士紳地主,殺了多少人!僅僅是這些,是吧?” 眾人也都歪著頭想了一會兒,大家齊刷刷的點了點頭。戰況可不就是這樣嗎? “那么你們知道天平王何積欽,還有之前的那個土地爺,他們為什么要造反?他們造反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亂民跟著擁護?整個南贛風起云涌,云集響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