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鎮原來從基地拿出來的酒瓶子,那是真正的工業成熟時代弄出來的玩意,有些雜牌酒,酒弄不好,瓶子設計的那是一等一的漂亮…… 現在張鎮玻璃作坊,能弄出規整的鏡子,已經很不容易了……至于瓶子中心有玻璃帆船、有山水花鳥那樣復雜的東西,不可能做出來了! 所以,賑災前賣出去的那一批瓶子,以及后來跟張鶴齡換地、換釀酒作坊的瓶子,對于大明世界來講,那真是巧奪天工的玩意……這也就是張鶴齡那老嗇皮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虧了死了,卻也一直沒有太找張鎮麻煩的原因! 當然,張家兄弟作為當今天子唯一老婆的兩個親弟弟,皇帝這個怕老婆對他們還是蠻縱容的! 哪兒都能碰上張鶴齡、張延齡這倆家伙……這一回京師動這么大的工程,整了兩萬畝地,其中有三千畝,又是張家的! 張鶴齡帶著弟弟張延齡,親自到了項目部工地找到了張鎮。 整個工地還都是荒地呢,項目部和售樓中心已經開始動工建設了…… 一開始就打算建成永久性建筑,將來皇家園林、國子監、朝廷諸多衙門建筑群起來了,項目部和售樓中心就可以作為某一家的建筑,直接利用…… 而建設第一批動工建設的這工地,就是在大同那邊建了大量廠房、員工樓、學校等等,技術已經嫻熟的工匠,他們現在每人都帶著十幾名學徒,建著建著,慢慢地學徒也就成了匠人,到后面大規模建設開始,才能有夠用的匠人…… 當然,這里五六層的高層建筑比較多,張鎮雖然不是個匠人,對建筑也懂不太多,但畢竟是在穿越前為了掙學費,從高中起就跟著別人在建筑工地搬過磚,屬于見過豬跑的那種人,圖紙是他跟匠工還有鎮國科技大學的學生講了磚塊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構架原理和建筑原理,慢慢設計出來的,所以他要過來盯著點…… 經驗在建設大同渾源等地時候,慢慢摸索出來的,現在建設五六層的磚混樓,還是可以的…… 張鎮正看著匠工們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地基井樁、構建底梁、圈梁,砌磚……這個過程中,工部尚書曾鑒,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頭子,親自帶著工部許多主事,還有匠人,驚訝地看著…… “原來房子還能這么建……這牢靠嗎?” 曾鑒看著框架在幾天功夫迅速拔地而起,新的框架都是鋼筋扎扎實實綁好了,弄了板材固定,用稀糊糊的水泥砂子混凝土澆筑…… “曾部堂,敢不敢打個賭?” “打什么賭?” “我們弄起來的這個水泥框架,你可以用畜力套上繩子去拉、可以用鋸子去鋸、可以用鐵錘去砸、用火藥去炸……一天之內,你們破壞倒了,我給你們工部百萬兩銀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