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只是想把剝削關系改變的稍微向好一點而已。 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去挑戰皇權,更沒有想著去革誰的命,造誰的反……因為這種事兒,他見多了很多人,為了這些理想去犧牲,也不過是推翻了一個剝削階層,自己變成了另一個剝削階層而已,這樣的革命,就張鎮所了解,已經持續了幾百年,到穿越前為止,造反成功的成了貴族,平民百姓還是那些平民百姓,大家還是那么玩…… 可能一切變得溫和、隱蔽起來而已,但關系還是那種關系,始終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所以,張鎮沒有閑的蛋疼,他不可能在大明這個時代就已經讓理想主義沖昏了頭腦,跟王莽似的搞什么平均主義,害人害己…… 不得不說,皇帝和眼前這幾個臣,經常扯淡,扯慣了,對于扯淡還是很有些耐心的。 因為皇帝和大臣他們所扯的圣人之道,復雜程度,比起張鎮的這點兒小玩意,可要高深莫測的多了,扯起來,都已經扯了千余年了,都目前為止,越扯越多…… 據張鎮所了解,所謂的皇帝的朝會就是用來扯淡的,站在奉天殿之下的每一個人,一旦開口,總能滔滔不絕的扯上半個時辰的蛋……要論起正事來吧,或許真有,但是半句話就能說清楚,他們非要引經據典,扯上半個時辰…… 所以眼前這幾個人對于扯淡,那是習慣了的。無論你在他們面前說多少廢話,他們都能聽得下去,也能聽得進去…… 莫說是張鎮在這里掰開揉碎了,說大明民困民反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真的扯上這么長時間的蛋,皇帝和大臣也不會責怪……沒辦法,他們的效率就是這么低。 要不然用了十八年時間,就不會如此平庸,所創的弘治中興也不過爾爾。 大家都耐心的聽,張鎮扯完了蛋…… 這些新奇的觀點,到是讓他們感覺耳目一新,細細想來,可不真是這么個道理嘛。張鎮把問題說的很清楚,所說的策略也是十分中肯,也恰到好處的。 “張卿所言,直指大明心腹之患,甚是有理,當從長計議,徐徐圖之……可……眼前的事,具體怎么操作呢?你有什么章程?”皇帝這么問了一句,這事兒總算是到了正題上。 這就是大明朝廷的特色,每個人都能大言炎炎的扯一堆道理,人人聽起來好像都極其的有道理,可到最終問具體該怎么辦的時候,他們給出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往往是特別的幼稚可笑。 “剿……” “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