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這個基礎上,談仁政為核心的圣人之道,總覺根基不穩啊……仁政實行的結果,難道正如王守仁所說,讓萬民嚼著草根、啃著樹皮,勒緊褲腰帶,抱著餓死的孩子,聆聽你們的教化嗎? 所以,謝遷帶人拂袖而去,大有豎子不足與謀的架勢…… 大明向來重文輕武,朝堂當然是文官把持,謝遷慷慨激昂的在大朝會上,奏了此事! 這讓皇帝覺得很沒面子,畢竟北境的事,是皇帝全力支持、全權交給太子、張鎮和王守仁打理的,即便有什么問題,大家私下在暖閣先討論,才是正道,你丫在朝堂上直接提出來,招呼都不打一聲,這很不符合組織意圖,很不講規矩嘛…… 果然,謝遷這個一奏,一石激起千層浪…… 朝堂上那些因為張鎮,屁股被打開花的翰林,群起而攻之,一個個唾沫橫飛,群情激昂…… 吏部侍郎焦芳,更是唯恐天下不亂,煽風點火,在皇帝很不滿意宣布退朝,拂袖而去之后,鼓動言官在奉天殿前靜坐…… 張鎮被召回了! 當然,并不是被召回問罪,而是因為推廣紅薯太過繁忙,推遲了的春闈會試開始了!皇帝要求張鎮參加這次考試…… 張鎮回來的時候,聽說那些言官,包括正直高尚的焦芳在內,已經坐了七天了! 據說他們只喝水,不吃飯…… 皇帝害怕張鎮經過奉天殿進宮,會被靜坐的憤怒言官群起而圍毆,就讓宦官悄悄地從其他門帶張鎮入宮了…… “鎮兒,沒想到你們在大同抨擊八股啊……這樣不好……這是國朝舉才的根本,祖宗之法,隨便亂說,已經引起亂子了……” “聽說有人在靜坐?七天沒吃飯了?” “是啊,原本準備打板子的……后來又覺得這板子打下去,會打了天下讀書人的臉……” “萬歲,臣有一法,讓他們自己打自己的臉,以后還沒什么說辭……” “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