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對于撤并邊衛,精煉邊軍這事兒,皇帝還是猶豫許久,而且遭到了內給、兵部的一致反對,頂著巨大的壓力,動用皇權威壓,生生說服了內閣,特批了這次軍改…… 皇帝的原話是:“既是要革新,在他們折騰的范圍內,一切就革新吧!包括練兵……朕也希望看到軍隊有所變化,大明全境數百衛所、數百萬軍戶,糜爛成什么樣子了,想必卿等比朕更清楚吧?每年靡費多少錢糧,想必各位也很肉疼吧? 可是,現在養著這樣的衛所,有什么用?你們覺得有用嗎?” 確實,大民的衛所制度下,到處的軍官都忙著喝兵血,軍戶餓的站都站不穩,東南數百倭寇就能長驅直入,燒殺搶掠;西南隨便什么土人,都能起兵造反,米魯區區一個婦人,叛亂四年方才平定……更不要說韃靼人了,人家隨時都能風一樣過來擄掠一番…… 所以,皇帝這個靈魂拷問一出,人人都沒話說了……最終敲定太子主持在北境練新兵,南和伯方壽祥帥京衛四萬,在北直隸和大同府交界處駐扎,虎視眈眈…… 意思很清楚,你們玩,我們盯著,一旦出了亂子,隨時都能撲滅…… 朱厚照和張鎮議定的練新兵方略,當然是張鎮熟悉的軍師營連排編制,軍紀當然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定位當然是子弟兵…… 朱厚照再宣府成立了鎮國府,新軍號曰:鎮國軍,自任軍長,分兩個師,四個團,開始練兵…… 朱厚照最為大明唯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不會猜忌,不過隨時關注…… 皇帝隨時都在問廠衛了解最新情況…… “……你說他們打算完全擺脫屯田,靠賦稅養活?” “是啊,萬歲,區區一萬人而已……” “只有一萬人啊?” “不過,這一萬人的靡費還是巨大的,他們一日三餐,頓頓有肉,冬夏衣服,每人都有四套,而且答打算全火器裝備,跟神機營那樣……” “且觀察著吧……反正不要朝廷錢糧,他們大同府負擔,張鎮會想法子供應一切軍需的……東宮的暗衛,再加強一點吧……朕就這一個兒子,皇后很舍不得讓他出去,擦破一點油皮,她都能心疼死! 萬萬不敢有閃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