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弘治帝的話很溫和,但意思很明確,你的學問是你的學問,我的規矩是我的規矩……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把代表著統治思想的學問多多往腦子里裝一裝,就能明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的統治規矩了…… 只有按照這種規定的路線,恪守君臣父子本分,忠孝仁義,才是還好孩子…… 張鎮瞬間明白,為何要自己學習經典,為何要參與科考的目的了……文臣想把自己拉入陣營,這是一方面;弘治帝同意了這件事,就是另一方面了,弘治帝希望張鎮守規矩啊! 好吧!既然如此,按規矩走就是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忠義伯府王華送來的那些書,老老實實擺上書架,隨便那一本擺在案頭,假裝自己是個讀書人,搖個扇子裝裝逼,然后見人滿嘴仁義道德,掉掉書袋…… 當然,為了假裝有學問,經典的句子,回基地找個電腦排個版,打印出來,背一背…… 至于科考嘛……有大哥王守仁這種妖孽在,把剛才問自己的這句話,帶給大哥讓他發揮幾篇八股,到時候上考場默寫出來就是了…… 至于明年二月份的會試,會不會出這個題,就碰運氣了……十有八九,應該會出的…… “好了!鎮兒你也不用慚愧,好歹你還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基本意思說得也都是對的……很不錯,看來書你還是讀了,就是想得有點多了……記住了,以后不要隨意發揮,要恪守經典…… 已經很好了! 不想朕這個逆子,一問三不知…… 逆子,說,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這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大概,也許,可能,出自《易》……是說……那個……是說……那個……是說……” 朱厚照活像一臺卡殼的復讀機,無限重復“那個是說”…… “你們瞧瞧……唉!列祖列宗啊……你們瞧瞧這個逆子……看樣子把你綁起來讀書,也讀不出個所以然啊! 油鹽不進,蒸不熟煮不爛啊!頑石啊! 你瞧瞧張鎮,你們情同兄弟,終日廝混在一起,你有張鎮忙嗎? 張鎮就知道《易》,你竟然完全不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