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灰燼時代-《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
第(1/3)頁
直到現在,▉▉▉還在使用許多年前從母代那里傳承下來的后來被叫做統計歷的時間衡。
不過當時,它們還不知道統計歷是特別的。
簇里的動物度量時間,是第一年度過了一年春夏秋冬,第二年度過的時間也是一年春夏秋冬,到了第三年第四年乃至無窮以后,它們度過的每次四季輪回都是平均的、差不多的時間。
就叫它計數歷好了。
統計歷正是有別于計數歷的東西。假如第一年度過的時間是一年的話,那么,統計歷聲稱第二年度過的時間需要第一年的十倍才能完成一次輪回。第三年需要的真實時間同樣是第二年的十倍,也就是第一年的一百倍。
因為遞進的倍數是十,所以這個歷法就被稱作十的統計歷。
也就是說在這種時間衡中,即將過去的每一年所需要耗費的真實時間都是先前一年的十倍。
可什么才是真實的時間呢?
空間基底的能量在向著接近零的道路無限地狂奔,分開天地的洪流已經無可救藥地潰散,萬物都在越來越遠離彼此,引力再也不能把物質聚成凝實的一塊,就連強力也不能束縛核子,令一切原子都在撕開自己,使得更輕盈而短暫的微粒變為唯一存在的東西。至于物質與物質發生交換,意識活動的進行,一種現象的重現或者一種結構出現的時間全都無比漫長。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比如某個星球,它從星云氣體中誕生,它身上的動物的誕生,它身上的動物的滅亡,它的行星運動的終止還有它的徹底消失……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就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假定要消耗一年的時間吧。
那么,到了▉▉▉身處的時代,它要耗費的可能是百億倍于先前宇宙的光陰。
并且,已經變慢的東西還在不停地變慢,直到前天的十倍,昨天的數十倍,前一小時的數百倍,上一秒鐘的數千倍,直至越來越接近卻永遠不會真正地到達零。世界在沉淪,思考也越來越慢,在遙遠的未來,可能要用十比更多的百倍、千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如今一次一瞬間的思考脈動。因此,十的統計歷、甚至更激進的冪次、迭代次冪才是符合生命體感的真正的有效的歷法。
宇宙的某一處或許還有新的星系誕生。但終有一天,新的星系的誕生將是不可能的事情。至于“滅亡”這件事情本身自然也會隨著最后一顆星星的質子衰變而變成了歷史的云煙。
但那時候,▉▉▉并不清晰地曉得。
在誕生以來的八年里,它們沒有形狀,也沒有顏色,它們憑著微弱的時間感,緩慢地、不能被看見地、互相交纏地游蕩在無盡漲落的銀河之中,在比宇宙誕生兩百億年內的真空更為稀薄的寒冷空間里游蕩。
組成它們身體的東西,和讓它們能夠思考的東西,以及宇宙的基底本身,本來就是一樣緩慢的,于是它們也不可能意識到統計歷和計數歷乃是不同的——
宇宙原來有過不同的時間。
倘若人們不曾曉得黑夜漫漫,生命本會是一個歡快的黃昏。
直到▉▉▉誕生的第九年,它第一次見到了簇。
從此以后,簇外的一切黑暗都變成了讓它難以忍受的停滯的深淵。
至于那些還在深淵之中存在著的它的龐大的同胞們,再不復曾經的宏偉與深邃,只不過是漂浮著的數百億年才會思考一次的僵硬的冰冷的尸體。
這些尸體任何一個對簇的發問,對簇里的生物來說,都需要數百億倍的時間才能聽得完整,并且這個時間的長度還在不停變長,許多時候還不能說完就會消逝。
海在不停干涸,世界已經被熨平了。
就是那時,它聽聞了大火的傳說。
“火……?是的,宇宙之初……”龐大無比的白色球體深沉地說道,“是好一場大火,所有物質都在燦爛的燃燒,比簇里你能見到的一切天體更加絢麗,天空遍布明亮。我的祖先們把那些天體叫做星星,它們存在于宇宙的黎明,照亮了那時候的動物的夜。”
它第一次感到了憧憬。
白色的球體繼續說:
“可惜的是,黎明只存在了一秒鐘,到了如今,就連引力的回聲也再不能見到任何那時的景象。”
隨著時間的過去,這個原先就是一瞬的時間還將變得越來越短,直到在宇宙無垠的歲月中像是一個不曾存在過的無法找到的靜止的點。
“現在不是黎明,那現在是什么?”
“只是一個無限漫長的黃昏。”巨型白色球體渴望地望向天球,天球將它驅逐出自己的領地,已經過了兩個統計年了,“黑夜懸在地平線上,張望著我們的生命永遠見不到的太陽。”
“沒有什么辦法能夠拯救我們的宇宙嗎?”
巨型白色球體慢悠悠地看了它一眼,說:
“拯救?”
▉▉▉期盼地說道。
“是!救救我們的宇宙,讓它重新回到光耀美好的……年代。”
白色球體不友善地笑了。在它傳達的信號中,有種冰冷的意味。
“可什么是拯救呢?傳說中的大火只不過是宇宙最初燃燒的一瞬。在天地漫長的生命中,那只是早晨偶爾眨了眨眼的清醒。世界更長的時間只是無盡的沉眠。你說拯救,是想讓宇宙回到永恒的活火之中。但那不是宇宙,那只是你,你們不想要回到過去的宇宙,你們其實只是想回到那個‘靜止的點’。”
那個靜止而不變的密集的火焰的一點。
“這是你自己的……欲望。”
灰球一聲不吭,凝視著百億的明星。
“拯救宇宙誰也不知道可不可能,或許天球知道吧,它從來不說。”
龐大的像是星星一樣的雪白球體繼續闡述道:
“但是拯救我們自己……的道路,卻是簡單的。”
灰球不解地彈動了短波:
“什么道路?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那時候的白色球體雖然被驅逐出天球,但仍然被允許使用天球的站臺和軌道。借著軌道,它帶著灰球來到這個特殊的簇。
在這個簇中搖曳前進的時候,白球一邊開始交代自己所知道的方法,一邊也說起自己為什么知道這個方法:
“知道……活得久的知道,因為歷史自己會給出答案。在這個宇宙的過去,至少有三波動物這么做過了。第一波動物在暴漲發生的時候就那么做了。第二波動物在纖維成型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那么做了。而第三波動物做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客觀物質的條件,它們只能使用第二波動物留下的船錨。現在,船只已經遠去了,但船錨和纜繩至今還在水里飄蕩。”
周圍的群星已經非常昏暗,世界迫近了零點能消失殆盡、空間與時間本身已經在物質的解體中被撫平的邊緣。
灰球對外面的它曾經居住的空間感到了恐懼。一顆因簇而生的藍海星星充當了這里的太陽,點綴了宇宙最后的夜空。
“這里什么也沒有啊。”
“不,不要用短弦的視角去看,得用最長的那根弦。”
雪白者搖了搖頭,說:
“朝那里看。”
在處處寂靜的空間中,憑著引力波的視角,▉▉▉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這夜空中并非空無一物。
一個球體,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一個暗色的星球就在它的眼前,它卻長久地沒有發現。建筑它的材料既不發光,也不反光,唯一能夠證實存在的只有它的質量和因之而生的重力。它在電磁譜段上的光度抵達了已知宇宙的最低點,近于黑洞,以致于像是世界的盡頭。
“這是什么?”
它脫口而問。
雪球說:
“宇宙丟失了信息,只剩下了純粹的質量。它就是丟失了信息之后……被剩下的質量。”
變成了過去被留在水里的纜繩。
船已經開走了,但纜繩還在海里飄蕩。
海里蕩漾著過去的波紋,好像一個老人在反復地回憶過去的世界。
按曾經的歷法,它第一次見到單元是它存在的第十個年頭開頭。
而現在,統計歷里的第三十歲已接近了尾聲。
它數不清自己來到這里來了多少次,只知道它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組成這個天體的東西,在赤道面上的鼓起,像是環狀軌道,但靠近了就會發現那是突出的海洋。在遙遠的過去,決定宏觀物質三態變化的本質應該是電磁力。但這些物質,并不依靠電磁力,它們憑借形成像是固體一樣的對其他物質的斥力的是它本身作為質量的性質。
對于這些東西而言,主人逝去的昨日,和前日和今日,和明日都是同樣的時間。因此,它們永遠記得它們的使命。
這個使命讓▉▉▉很久很久不敢靠近。
現在,機會終于到了。
把時間往前回一點,李明都剛剛被四個球體放下,它們就立刻開始遠離。但很快,最大的那顆灰球放滿了腳步,落到了后面,隱入了太空。
黑球最先敏銳地發現了這點。
它在轉動中變成長柱體的形狀,察覺到了灰球所在的位置。從破碎的灰繭中不停涌出的龐大身軀,在引力波的視覺中若隱若現,猶如垂天之木。完成使命,也就不必一同行動。但灰球的離開對它們來說,是有討論的價值的。
一號銀球在黑球的身邊說:
“它很古老。”
“它還很巨大。”
“龐大帶來穩定,古老討厭風險。概率的沖動,會被思考沖動的基數撫平,最終理應趨于社會的理性。”
黑球只說道:
“繩子懸在深淵上,也許每個沖動想的都是走過深淵。”
銀球沒再說話。
那時,它想的是,或許確實不會變得更差了。
誰知黑球繼續說:
“但它仍然不該那么做,天球會知道它的答案,而處它以同樣的下場。它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機會了。時間會指引物質導向它一切可能的事實。”
“也許它能成功呢?那天球就見不到它了。”
二號銀球說:
“它會失敗的,總是會失敗的。”
一號銀球轉了一圈,講:
“我去把它帶回來。它總得離開那里。”
黑球則說:
“失敗以后,它總會回來的,可能比我們預想的更早,我們可以在這里等它。”
二號銀球否決了這兩個天真的孩子的想法,它像是嘆了口氣:
“它雖然會失敗,但不會回來了。”
稍晚一點的時候,一號銀球和二號銀球沒有停留,結伴而去了。
黑球停滯了一會兒,它突然想起一個事實:
“天球的時間應該是算準的。”
它向右一轉,隱入黑夜,停在了藍色星星的背后。它沒有去看那顆靜止的暗色天體,反倒看向了這一燦爛星系的深處。
在已知的各個簇中,大半的簇都分布著類似的暗色單元。這些單元因為是暗色的,所以球體們對它們也所知甚少。分布規律是已經得到的事情。
“這個簇,在所有的簇中,徘徊的單元也是最多的。”
黑球想:
“應該很快就能看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清县|
睢宁县|
锡林浩特市|
乡城县|
汕尾市|
沂水县|
大城县|
博罗县|
桐城市|
神池县|
新宁县|
二连浩特市|
泗水县|
涿州市|
明光市|
临颍县|
兰州市|
乌拉特后旗|
永安市|
汾西县|
青田县|
鲁甸县|
吉木乃县|
林西县|
龙江县|
桦川县|
茌平县|
九江县|
洛南县|
大方县|
常宁市|
诸城市|
枞阳县|
科尔|
吐鲁番市|
阿合奇县|
石门县|
东阿县|
莫力|
彭阳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