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四章 登仙-《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


    第(1/3)頁

    直到一百萬年前,生存在地球上的動物都從未想過未來會下一場百萬年的大雨,并且再過一百萬年,雨可能還在繼續下。

    那時,干旱已經持續了一千萬年。在一千多萬年前,會流動的火焰從地殼的深處噴涌而出,燒穿了泛大洋。火焰的冷卻結束了花崗巖的時代,暗色的巖體成為世界新一層表殼,如今已很少在地面上顯露出它仍然存在的痕跡。當年的動物們在沙漠中漫無邊際地游蕩時,認為適應永恒的干旱是生存的唯一途徑,要么學會保留水分、學會從大氣中榨取稀少的氧氣,要么就回到海里去。在陸地上,植物豐盛、氧氣充沛的未來永遠不會到來,正如干旱將永恒綿延。

    數億年后,發掘大地的人們得到了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那就是過去的還有現在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甚至也不是會結束的或者已經結束的,它們都是鐘擺,在真正永恒的宇宙磨盤中來回搖晃。

    鐘擺偶爾會向左,鐘擺偶爾也會向右,有時會靜止不動。還有一次,或者很多次,這很多次可能都是一次。在這一次中,鐘擺扯斷了線。

    其中一次發生在數億年后的二十二世紀,當時的人們看到天空布滿了燦爛的繁星。

    另一個例子大概是在三十多億年前。當時的世界勿論有眼睛的動物,就連細菌都不存在,所以沒有人能見到那時候的天空是什么樣的。因此這里所講述的只是一個假設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在千萬顆中月亮中的一個、一個可怕且巨大的星星在靠近地球的同時像面團一樣被揉爛砸碎,而地球也失去了它原本無暇的對稱性。這無疑是能稱為開天辟地的時刻,在星星裂開的傷口中噴涌出燃燒的巖石,海水俯沖到地幔使得地幔開始啟動對流循環,從而制造了永不停息的火山運動。百萬年后,被融化的鐵依舊充斥于海洋,在水底的裂隙里,熱水與巖漿混合形成了熱泉巖石。這種巖石的表面和火成巖一樣存在著大量的氣泡孔洞,直徑不足零點一毫米。但從這些細小的孔洞里噴發出來的煙霧,比人類立在地上的一切建筑都要高昂。

    就是這種誕生于地球傷口的熱泉,會不停冒出大量強堿進入酸性海洋。這營造了另一種不對稱,那就是具有熱和電化學梯度差的液體,它就像水壩一樣蓄積了化學勢能,一邊是較高濃度的區域,一邊是較少濃度的區域,它既提供了充足的動力,還提供了一種叫做化學滲透的可以被小分子模仿的基本能量產生機理。另一方面,大量小分子,會天然因為對流與熱擴散運動的發生通過熱泉巖石的孔洞,并在孔洞的表面大量聚集。

    就在數不盡數的小分子無序的碰撞與反應中,一種新的特征出現了。它不停地把其他的質料組織成與自己相似的質料。后來,人們把這種特征叫做自我復制。

    而這一特征具有一個直到四十億年后才被持有它的生命意識到的性質……那就是一旦啟動,便將永無止境,直至用盡所有資源。

    在后繼的動物眼中,這是生命的初始特征,也是定義生命的關鍵。其中,一些人還認為生命的誕生必然繁復。如果認為這種分子片段就是生命的話,那么最初生命的誕生很可能非常迅捷……它很可能在條件達成的一瞬間,或者幾秒以后就有了。

    因為它產生自化學反應,而化學反應的速度是很快的。

    有即有,無即無。

    這在人類探測技術的進步與人類探索能力的增強中得到了佐證。科學革命的黎明中確定了若干例細菌化石來自二十六億年前,驚動了過去的世界。二十一世紀的技術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三十五億年前的微生物沉積,以為這就是世間萬類的先祖。等到2017年,加拿大的遺跡里已挖掘出了四十三億年前的海洋古細菌的痕跡。

    換而言之,它比地月大沖撞……還要早得多,已逼近了地球誕生之初。

    對生命的誕生,倒也不必看得太重,片段只是片段,簡單的分子畢竟是簡單的,它只誕生了一次。在許多個星球上,人類都發現了這些簡單的分子。讓簡單的分子成為復雜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復雜,并且這個復雜還有無數個版本,像是樹,像是彼此纏繞的環,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

    在這里想要講述的是所有成為復雜的故事中也比較特別的一個。

    關于生物飛向宇宙的故事。

    通常意義上的飛向宇宙,人們或許會想起六十年代人類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在北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時,有學員問加加林以后會怎么樣。加加林說是人該飛上去的時候了。后來,加加林果然作為太空第一人來到了地外空間。縱觀四十六億年的歷史,能夠飛入太空,接下來又飛上月球的地球生物,似乎也只有人類一種而已。

    然而考慮微生物的話,那么登上宇宙……可能并不新鮮。因為它有特別的方法,比如說借助大氣的高速垂直風,小型的球菌部落就曾飄到近地太空,被國際空間站發現。

    回到三十多億年前。月球與地球的撞擊余波就帶來了這樣一個意外的影響。地球向浩瀚的星空咳出了它的血,血里就帶著誕生于四十三億年前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片段,在千萬的明星之間遨游。

    很快,這千萬顆靠得過近的明星消失到無影無蹤,只余原始的地球和火星各自在空中獨立運行。在休倫冰期流浪的李明都望向天空,也只見到了兩顆大得多的月亮。

    直至三十多億年后,火山運動融穿泛大洋,地平線上再度浮現出千萬的明月,世界從此邁向了嶄新的紀元。

    再一千萬年,被認為是永恒的干旱步入終結,過去代代相傳的適應干旱的智慧變成了愚昧的行為。綿綿溫暖的雨水賜大地以豐饒。每年夏天,大風都會從泛大洋登陸到地面,帶來充沛的水汽,迄今已持續了數十萬年的時間。

    也就是這個年代,一種新的長有鱗片的靈巧的動物在地球上繁衍了開來。那時候,它們還不太像人,更接近于某種爬行類,不過它們的脊椎與爬行類是完全不一樣的,接近直立,但有明顯彎折,以致于脖子以上的部分,更像是掛在身體上的瘤。

    它們的四肢骨骼也與其他同期的動物不同,像是蹲著的,這使得它們的身體可以很輕易地蜷縮起來,就像折疊架一樣。它們的成長期極其漫長,人口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在不斷折損的。活在地球上的部分蜥形綱已經學會了“偷蛋”這一極具前途的本領。但是蜥形綱們還從沒找到過有鱗動物的蛋。

    很難說這種動物是否能夠生存繁榮。在地球上,已經出現過太多奇異的動物了。再怎么偉大的動物,在自然選擇的面前,與其他任何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是一樣的。

    從歷史來看,它們確實已經絕跡了。由于存在的時間太短,唯二發掘出的化石也被誤認為某兩種早期兩棲類未定種的骸骨。

    化石的年代被界定在三疊紀拉丁期至諾利期之間。

    在其中的某段日子里,最后一批有鱗動物逃進了地穴,那時,它們的引路人還帶著那顆從地底遂古的結構里剝落下來的顆粒。顆粒提供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便是融穿堵塞的巖石和廢渣。他們成功打穿數堵原本很難通過的墻壁來到了火山喀斯特形成的空洞內。大部分的有鱗動物以為他們是安全的。

    只有引路人清楚地知道,縱然風暴不過來,這個山洞也不會是安全的,甚至可能比外面還要危險。

    因為底下的大地仍在呼吸。

    微妙嘈雜的次聲波哪怕是有鱗動物也很少能聽得明白。可引路人是先知道了答案,再去聆聽。他在通往深處的小徑上趴下,果然聽到了大地的神明換氣的響聲。

    數千數百個世紀以前,大地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傷痕。從此以后,每隔數十個世紀,它都要吐出自己體內的氣,來彌補它曾經所受過的痛。

    但他們得呆在這里。

    大地呼出的氣和能形成骨骼的礦物質對于他們而言都是寶藏。

    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沒有成熟的個體只能等待下個機會,也可能再不會有下個機會了。一百萬年前來到地球表面的先祖已經在沼澤中腐爛。而數十年來,再沒有成熟的個體來到地球的表面產卵。

    他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所見到的景象,也因為這一景象,他想要靠風力前往真正的有鱗動物的天堂。他是不幸的,因為他失敗了,先是被風牽著走,又被雨拋下。但他想他仍是幸運的,因為活了下來,來到了遠隔不知多少公里的這里,還見到了在有鱗動物中口口相傳的傳說。

    引路人忍著手心燒灼的苦痛,握住了傳說之物。他小心翼翼地把晶體埋在一條深道被埋沒的近處。片刻過后,暗色巖中徐徐流出了純凈的氨水。氨水流過有鱗動物的身旁時,鱗片一一張開,他們在水中愜意的呼吸。

    而覆蓋在暗色巖上固化的灰燼在碰觸的瞬間釋放出成分復雜的微量氣體,與山洞里原有的火山氣體匯在一起,吸進口中就變成股昏昏欲睡的困勁兒。

    雨聲在它們的耳中沙沙作響,倦怠的動物們一閉上眼睛,就沉入了無所思慮的夢鄉。只有活潑的孩子還在活躍,然后看到了她們以后未來一輩子都無法理解的景象。

    “你做了些什么?為什么我們大家跟著你來到這里,卻都變成了怪物!”

    還沒有成熟的個體不可置信地朝著引路人大吼,她飛快地撲進氨水,擁抱了碳化木的灰燼,學著死去的巫師保管晶體的方法,嘗試用自己的身體保管那顆結晶。

    引路人沒有立刻回答她的問題,而是低著頭,在輕吻與它們真正的故鄉相似的河流,他身上的鱗片全部張開,露出了皮下像是巖石一樣的有著孔隙的組織。

    在沉入遙遠夢鄉前,他側過頭,悲哀地對著圍過來的孩子說道:

    “你們看到我,卻不知道我們的過去。我看到了你們,卻看不到你們的未來。”

    這是他用自己被分解的氨氣充滿的腺體發出的最后的超聲波,波段剛好超過了兩萬赫茲。隨后,他的身體抱成了一團,大量的酶因為化學物質的補足而得以生成,開始溶解自身。無法被溶解的骨架,依舊維持著原來的折疊的樣子,如今就像一個三角,立在地面,撐起了它們怪異的圓滾滾的形狀。

    數個小時后,李明都姍姍來遲,只看到幾個體型不大的有鱗動物在石林間棲息,古怪的有鱗紋的石林在暗色巖的空洞里格外明顯。

    他與有鱗動物的殘部共處數十個小時后,暴風終于停歇了,風眼立在這片土地的上方,宇宙那不可思議的大眼睛凝視著盤古大陸的眾生。李明都沿小道前往地表,迎著重新吹起的微風,從影子中領悟了暴風停止的真相。

    而在那時,已經來不及逃離。

    或者從一開始,只要風眼到達陸地深處上百公里的地方,底下就沒有能逃離的地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芜湖市| 收藏| 桐梓县| 乡城县| 凤翔县| 九龙坡区| 保康县| 启东市| 邢台市| 遂溪县| 沁源县| 大城县| 天全县| 龙口市| 紫阳县| 磐石市| 资中县| 达拉特旗| 桂平市| 永靖县| 禹州市| 水城县| 天全县| 合作市| 辛集市| 启东市| 东乌珠穆沁旗| 图木舒克市| 鹤壁市| 开平市| 皮山县| 兴城市| 房山区| 五台县| 大石桥市| 临邑县| 宝应县| 禹城市| 宝山区| 湖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