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四分五裂-《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
第(2/3)頁
但過了一會兒,實驗室里的人開始把信息刻錄在實體上。幾個人用的是不同的記錄方式。一個人采取的是激光刻錄,激光在蝕刻時會發出人耳聽不見的低頻噪音。
低頻噪音,耳朵聽得見,但沒有對照,無法解讀。
另一個人則采取了一種比較古老的方法,那就是把字寫在紙上。“耳朵”就是在那時聽到的手寫的沙沙聲。這種聲響,在它的處理器過了一圈就變成了可供心理解的邏輯信息,也提供了一套可以用于破譯低頻噪音的密碼子。
當時,耳朵聽到一個記錄者說:
“未來機器的感受器官比起預先想象得要怪得多,它的結構也比原先想象得要緊密得多。這里的設備可能無法在不激進的情況下,完成對其內部的完全破譯……在器官與器官之間存在一種聯系,云室中出現了可以觀測到微弱的軌跡。”
這份報告寫得這位記錄者很吃力。
他可能并不知道從何著筆。
和耳朵在一起的還有手。耳朵和手都躺倒在地上等待著思考中樞的回應。
手是個笨蛋,邏輯處理的能力在所有零器官中都屬于最弱。有一陣子,耳朵沒聽見任何細微的響動。所有的記錄停止了。
接著,手寫的那位記錄者換了一張紙,在紙上寫下了一句不書面化的像是在宣泄不安的話語:
“在普羅米修斯上的……會是個什么東西?普羅米修斯,又是否會是我們想象中的那個普羅米修斯嗎?”
隨后,他銷毀了這一紙張。
而太空站上孑然無聲,有的只是一片可怕的寂靜。網絡里密密麻麻的線條組成的是一個又一個絕對直線的單對單的、無數個單對單的世界。
“鼻子”也就是所謂的“化學小分子感受器官”,當然也不是鼻子樣子的,它和其他模塊一樣都長得抽象,它像是一個遙控器,遙控器是方方正正,上面有很多凸起來的小塊。鼻子也是如此。它對于外界有序信息的感知比耳朵更差,不過它可以聞到人體所散發出的氣味。
意外的,代人有汗腺,也有荷爾蒙,在受到刺激時,也會流汗,也會加速分泌諸如腎上腺素的激素。這些人體連貫的反應在代人身上是存在的。
他們也就會發出味道。不過大部分時候,鼻子無法確切地感知到他們的情感。因為它的感受器比較粗獷,可以容受化學小分子進入感受器,因此,實驗室對鼻子的實驗比起其他密閉的模塊要更進一步,已經嘗試了若干種氣體的刺激。
在第三個實驗里,關于未來機器的成果已經寫滿了十幾份報告。
但組長,唯一一個還保留自然人身的老人對此好像并不感到喜悅。他站在實驗室里只對那個助理心不在焉地說道:
“干得不錯。”
助理好一陣子沒有回應。組長也就站在他的背后,靜靜地看著他在屏幕上的打字。
“你在想什么?”
好一陣子,組長問他。
他用合成聲說:
“組長,你這人好,我想說說我的看法可以嗎?”
“你說吧,我在聽。”組長按住了桌子的邊緣。
那個助理說:
“前段時間,我一直在想人類的技術的發展是否是有規律的?”
“越來越快嗎?這是過去很流行的一個想法。在我小時候,科學家們說我們會把一百年后的科技看做是魔法。”
“是的。”助理講,“當然現在寫在教科書里的看法是技術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暫時不存在可以總結的規律。所有的規律可能只是人類的想當然。也許從遠古時代到發明火的難度,沒準那幾十萬年所要跨越的天塹,其實要比蒸汽機的革命更難上幾十萬倍。所有對于技術發展的估測,都是不足為信的。教科書里也駁斥了各種嘗試預言的假說,我記得里面還有什么性,什么指數,從不同的方面想要量化每個時代的技術層級,它們都失敗了。”
好一陣子,組長沒有出聲回應。
助理繼續講道:
“不過工業革命前的人想要理解工業革命后的飛機火炮照相機確實是有難度的……火革命前的人或者其實也很難理解有人能揮舞著火焰。當然也有好理解的,比如輪子布料,還是差不多,只是換了材料而已,比如船只,都是浮在水上而已……現在的這東西乍看上去,就像工業革命前的人看未來的核動力母艦一樣,都不過是浮在水上的船而已……但如果細細地品味,確實有一些地方,與現在的我們差不多,但是……在最關鍵的地方,就像船從簡單的槳變成了核動力,就像車子從馬兒跑變成了內燃機,唯獨這一點,差距好像太大了。”
說完,他頓了一下,轉過了頭,合成的聲音失神地問道:
“你說組長,我們現在研究這個一千年后的東西真的好嗎?”
模塊不理解人們的感情,只冰冷地聞到組長身上濕淋淋的汗水還有被人類定義為恐懼的化學氣味。
組長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张北县|
澄迈县|
白山市|
天水市|
新龙县|
五河县|
湛江市|
东乡族自治县|
盐山县|
海阳市|
台南县|
胶南市|
西华县|
拉孜县|
连南|
黄梅县|
成都市|
平乐县|
获嘉县|
饶平县|
武穴市|
桂林市|
通山县|
五大连池市|
宜兰市|
城固县|
苍梧县|
阿鲁科尔沁旗|
廉江市|
武川县|
彭州市|
青冈县|
特克斯县|
仲巴县|
河曲县|
成都市|
荃湾区|
福建省|
阳城县|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