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蒙昧-《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
第(3/3)頁
一種更接近于封建時代家族的凝聚的觀念正在形成,巫咸基于這個觀念莊重地答道:
“我知道……這件事我一定要嚴肅處理。”
而馬群的事情則在另一層次上吸引了巫師們的注意力。
次日清晨,熊部落的族長就清點了幾個部落里的勇士,在昨日那幾個年輕人的引領下,一同去搜尋野馬群。接近中午的時候,他們在一處枯木叢附近找到了那群奔騰的野馬。
與昨日見到的萬馬奔騰景象不同,靜下來的野馬情況顯得并不很好,大多身體瘦弱,幾個幾個在地上嚼雪止渴,吃一切找得到的東西。
耐旱耐旱的動物也經受不住越來嚴峻惡劣的天氣。
按照熊部落對動物習性的研究,野馬幾個幾個的分布也標志著它們屬于不同的團體。通常而言,這種情況一般是一匹公馬會領著不到十頭的母馬以及它們生下的小馬駒。母馬之間也有高低之分。野馬這種群居動物內部的社會等級比人類在原始時代的等級要分明得多,可能有封建時代以后的水準。
這種等級制度帶來的一個好處是,馬群很少會有斗爭,在行動時,誰跟著誰也非常清晰了然。
“馬肉好吃嗎?”
一個嘴饞的少年人問道。
“不甚好吃。”
族長答道。
熊部落的族長年少時是吃過馬肉的。但不知是遷走了,還是恐怖直立猿按種把河畔的野馬群吃光了。河畔再沒出現過馬群了。
他繼續說:
“但過冬時,沒得選。”
熊部落當即決定捕獵野馬群,先是研究野馬群的行動路線,接著一部分人開始磨制石器,一部分人開始設置陷阱。陷阱的種類很多,其中主要的也就是陷阱的本義——陷坑,他們在一處路線上挖了極多的陷坑。
這些陷坑連掩蔽都沒有,不過對付一個勁猛沖的野馬群已經足夠了。丘陵山多,巨石多,在較為狹窄的路上,熊部落還在其他幾條路上額外設置了拌腳的繩。
萬事俱備以后,部落里的青壯年傾巢而出,拿著石矛石斧從其他各個方向向野馬群逼進。
在上百米距離的時候,馬群發現了這群不速之客。幾匹公馬一同突圍,整個馬群就一同在雪地上奔騰起來。
雪在馬蹄子底下濺起的時候,像是棉絮般的煙。
煙霧在馬群的腳下滾滾飛馳。
群策奔騰是馬群克敵的不二法寶。就算是大自然中最強大的一些狩獵者,也不可能正面掠起鋒芒,只能挑一些跑不動的、落單的老弱病殘下手。
只是這一次,它們面對的對手和他們原先所面對的獵手們不是一個等級的。
馬群被驅趕到了不遠處智人們所設立的陷阱那里。
最前一批馬可能已經發現了不加掩飾的陷阱的存在,它們剛要領頭轉彎,就碰到了支路上的絆索。堅韌的絆索不是它們隨意可以踐踏的草木,第一個摔倒,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得整個馬群一個個追尾,一個勁地沖進雪堆里,在雪上滑行,連續摔倒在同伴的身上,直至渾身濺滿雪泥。
追在后邊的馬想要避開傾倒的群體,被迫只能往陷阱坑里一躍,便碰到了里面的石矛。
真正成功逃走的野馬不足原先的三分之一。
恐怖直立猿再度大獲全勝。
“受傷的一律殺了。小的沒受傷的先留下吧。”
熊部落的族長站在大石頭上志得意滿地說道。
而李明都那時就飛在空中,饒有興致地望著馬群的失陷。
巫咸則一直呆在臨時駐地的原始帳篷里。稍早一點的時候,他身旁一個新收的巫師學徒曾擔憂地問他:
“大巫,你說外邊去狩獵的人能成功嗎?”
他放下了在獸皮上記錄黎明星象的手,望著漫漫積雪的遠方,漫不經心地答道:
“會成功的,我已經看見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浦东新区|
安阳市|
宁都县|
台中县|
岳池县|
阜新|
宁津县|
紫阳县|
蒙城县|
云阳县|
台北市|
衢州市|
阳谷县|
获嘉县|
安丘市|
蓝山县|
望城县|
新河县|
隆化县|
鄂托克前旗|
稷山县|
虹口区|
砀山县|
永修县|
牡丹江市|
莱州市|
广德县|
南涧|
汕头市|
读书|
镇雄县|
连平县|
石柱|
灌阳县|
扎赉特旗|
连城县|
石景山区|
泽普县|
平原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