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章 成事-《地球上的一百億個夜晚》


    第(1/3)頁

    在一千年前,人類的探測器想要抵達土星與木星所要走過的軌跡復雜多變,往往需要先繞地球數圈,再繞金星或火星數圈,做霍曼轉移軌道節約能量,使用引力彈弓效應加速飛船,才能飛掠到小行星帶以外的世界。

    因此,它們的軌跡是一條旋轉的曲線,是若干雙曲線截線的組合,是一圈一圈猶如漩渦的紋理,它們所要走過的路徑也往往是實際距離的兩倍或者三倍以上。

    在一千年后,作為小型載具機器人,進步依然有限,并沒有李明都想象中的那些超時空的飛行手段,不過……至少不用不停繞圈子借力了。它的路徑由載具機器人自動核算決定,只在接近行星的引力圈范圍時,需要稍微轉個弧線。

    “大船”這種大型載具由于本身質量更大,要求更高的穩定性和散熱能力,在加速和減速的時候并不會具有比小型載具更快的速度。

    s21-0567,也就是李明都所乘坐的小型載具機器人,作為航天機器,它的資料庫中含納了太陽系內所有已知天體的運行數據,在預算大船的飛行軌跡后,就已經模擬好了他們的追擊軌跡。

    屏幕上出現了四到五個十字準心,勾住了幾個小小的、并不清晰的星點。年輕人原本以為這是他們的同伴的位置和大船的位置,但機器回復道這是他們即將飛掠的衛星、行星或小行星。

    他對此滿懷好奇,腦海里不禁想起當初他作為不定型在絲弦的頂上俯瞰地球與仰視月球的景象,莫非也會那么壯觀嗎?

    半天過后,其中一個針尖般的光點逐漸在屏幕里放大。

    地球的直徑是一萬三千公里。載具機器人在加速中飛過約三倍地球直徑后,他便看到了第一個針尖般的光點的真容。

    那不是月球,那只是塊扁平的片狀的有點像是云母的巖石。它不是規則的,自身的質量也不足以讓它成為一個圓球。它最長的直徑有六十公里,最短的直徑只有二三十公里,乍聽上去極小,但差不多一個帝城市區那么大,掠過s21機器人的時候,像是垂過了天際的云朵。由于遙遠太陽的照耀,表面的凹凸不平與說不清是什么雜質的顆顆粒粒都在舷窗中清晰可見。

    那時,小型載具機器人好像空中的飛機,而這小行星便是飛機底下的大地。

    載具繼續加速,片刻過后,小行星飛向了他們的身后,先是像月亮一樣在黑暗中藏去自己半個身子,再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星點。不幾時,星點埋沒于空蕩蕩的人間,不復可見。

    世界重歸于一片繁星的天穹,留不住光的太空像是蓋住了舞臺的黑天鵝絨幕布。

    三天后,又一個被光標標示的星點在屏幕里逐漸放大了。

    它便比那無名的小行星有名得多,人類在中世紀就已經發現了這顆星星。它就是木衛四,直徑約是月球的三倍,幾乎和水星差不多大。還離著上萬公里時,這顆星點已經以上弦月的姿態露在年輕人的眼前了。

    與第一衛星一樣,木衛四同樣是被木星潮汐鎖定的。李明都望著它明亮的那面,忽然想起來這就是他在木星上能看到的四個月亮中的一輪,也是四個月亮中距離木星最遙遠的月亮。

    與地球的月亮很像,木衛四也是一顆滿身狼藉的星星。一連串的撞擊環排布在它的身體上。多個撞擊環互相重疊,形成了特別的起伏的盆地的結構。有的像是簡單的碗,有的像是平底鍋,有的撞擊環中央則有突起的圓頂,那是它數十億年來所承受的宇宙的鞭笞,自己的地質構造反倒在撞擊坑的中央隆起了。

    李明都看得仔細,卻沒有找到機器的痕跡。

    這時,他才知道原來這四輪月亮不是都被這群機器人殖民的。

    他問十二號原因。

    十二號遲鈍了會兒——因為在上百萬公里的尺度上,通信已經存在明顯的延誤了。他在網絡中找到了答案:

    “因為這顆行星上存在原始的生命,所以我們不能到這顆星星上去。”

    年輕人立刻睜大了眼睛,想要尋求生命的痕跡。但他什么也沒有找到,只在掠過的那一瞬間,看到在隕石坑的底部,在裂縫與溝壑里,有著連綿的冰層的痕跡。

    在飛船達到木衛四的前方時,那些被日光照射的冰層反照出了炫目的明亮,猶如燈火一樣在飛船的顯示器與舷窗上閃爍。

    冰殼因此微弱融化,使得二氧化碳從冰海里被釋放到了它稀薄的大氣中。裊裊上升的煙氣好似李明都所熟悉的二十億年前的地星。

    但這時,飛船的速度已經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一。眨眼的功夫,木衛四就已被拋在他們的身后。

    除卻s21-0567外的其余三個小型載具,離他們并不遙遠,最遠的只隔了一萬公里不到。再十數天后,接近小行星帶的位置,四艘船一起鎖定了大船的方位。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極為接近大船了。

    宇宙能用以分辨的信號很少。載具機器人們使用的是光學搜尋和無線電信號誘導的方法。好在大船的用途所限,它的建造就沒有考慮過反偵察——太陽光落在它的身體上甚至就能這樣明晃晃地反射開來。

    而小行星帶說是小行星帶,其實與李明都熟悉的影視里想象的不同,十分空曠,并不比真空好上更多。一天的航行中,0567號只飛掠一塊鵝卵石般數公里直徑的圓球小行星。飛掠以后,李明都從船載探測鏡中看到了大船的影子。

    它正獨自運于虛空之中,以千分之二光速往地球的方向疾馳。整個黑魆魆的夜空里,這個反射日光的星點比尋常的那些不足一公里的小行星要明亮得多得多。

    載具機器人要求了援助,李明都便把自己連上了載具機器人,分享算力以一同模擬對接的景象。

    同時,他明顯不滿意地對12號說道:

    “對接以后要怎么做?”

    12號講:

    “停止大船的運作呀!”

    “但這很困難吧。”

    “是的,很困難。”

    遠離第一衛星的局域網里,幾個機器人都表示了贊同。

    “那要不要放棄對接……”李明都說。

    機器人在等待他的進一步發言。

    他不無殘忍地說道:

    “我們只要摧毀大船的機動能力就好了吧?我看s21你們身上,都裝有高功率高能粒子束武器,你們說這是為了融化太空中飄來的那些小塊障礙物的。”

    誰知12號當即搖了搖頭,說:

    “不行。s21身上的武器,最高功率下確實可以在‘近距離’融化‘大船’的外部裝甲,傷及它的動力系統。但這樣,在千分之二光速下運轉的大船會當即失控。”

    “那個生態圈會被毀滅掉……”

    “也會毀掉我們。”12號冷靜地說道,“因為向著四面八方射出的高速碎片——比我們飛船的巡航速度要更快——對于‘近距離’的我們幾乎無法抵擋。而我們的粒子束正在用來融穿裝甲,攻擊動力系統,不可能分神做到碎片攔截。這不是一艘要塞。”

    被砸中的幾率大約是三分之一。但一旦砸中,他們也會被完全毀掉,與之陪葬。

    “我認為應當進行網絡作戰,在通訊中降服大船的頭腦體。”

    李明都熱過頭的腦袋冷靜了下來,他說:

    “我明白了。”

    小型載具機器人由于其狹小,暫且未被大船發現。再數天,他們迫近大船已到了五千公里以內的極短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大船已經變成了一個明顯的星點,比先前亮了數百倍。這顆星點正在飛速地、主動地朝著地球移動。再一會兒,它就變成了一個有形體的圓盤。

    接著便是那艘他們正在絲弦上升的艙室中所見過的巨型流線形太空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达日县| 栾川县| 高州市| 铅山县| 彭泽县| 富裕县| 乌兰浩特市| 拜泉县| 图片| 丘北县| 会理县| 克山县| 兴业县| 古浪县| 涿州市| 安远县| 昌都县| 繁峙县| 霞浦县| 桂阳县| 马关县| 镇远县| 德昌县| 玛纳斯县| 东乡县| 青岛市| 长乐市| 安阳县| 安达市| 阿拉善盟| 霍山县| 洞头县| 龙泉市| 建德市| 盖州市| 微博| 奎屯市| 任丘市| 科技|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