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一中央的主要聚集地,在九千年前曾是古代不定型的巢穴,位于盤古大陸北緯三十度線的低地,曾經這里長滿了綠草與鮮花,如今只是一片貧瘠的沙漠。按照史料推測,薄暮崇拜在這里發源。 換而言之,九千年前的古人曾在黎明與黃昏之際,日夜觀察那顆在天邊閃耀的最亮的星。只是時遷季移,天星旁落,永恒的微光已經不在了,于是不定型們從此踏上了萬年尋求過去天星的征程。 九千年后,星星飄回了原本的軌道。克里希那大師領著摩訶大師、都松欽巴大師,還有奄奄一息的黑天大師一起,走在冰涼的沙子之上,重新看到了那顆在遙遠的天際上閃耀的明星。 “事情的發展總會讓嘗試預測未來的人顯得極為淺薄。” 克里希那大師已經得知了悖論法球被帶到了最高的天頂。它低沉地說道: “莫非要我們去尋找一種替代的方法嗎?或者說……叫我們去代為完成第四中央那瘋狂的事業嗎?” 而他身后,風中殘燭的黑天大師忍不住地譏諷地開口了: “難道阿美西亞的事業不是比登上無上明星更為瘋狂嗎?” 其他的大師圍繞著他,猶如幾顆遮蔽了夜空的樹木。 而點點星光透過樹木的陰霾,照在黑天大師的身上。荒漠的冷風帶著沙粒滾滾地撲在他的身上。他再也無法忍受自己藏起來的恐懼,幾乎是顫抖地、哆嗦地說道: “第四中央、第四中央以為自己在做偉大的、或者瘋狂的事情。然而如果要說偉大,那么阿美西亞……一定比第四中央的事業偉大得多。如果要說瘋狂,那么阿美西亞也一定比第四中央的事業更瘋狂得多!只不過那些平凡的家伙不知道、不懂而已。” 他在熟悉之前也不清楚地曉得,而在熟悉之后,他感到自己已無法脫身,而必須得做點什么。 于是第四中央與他溝通以后,他選擇了背叛。 無上明星依舊掛在南方的天際。在它光滑的表面上,飛天之器正與這孤立于宇宙之間的深藍色的星球,遙遙相望。 在無上明星的正下方,赤堇山之頂,第四中央的逃難者們擁擠在一起。 四座塔完成了三座,三根繃緊的線與它們身后的銀河一樣垂向無窮盡的碧落天際。百合拼了命地催促,周邊的不定型按照飛天的命令,把嚴實的防輻射的黑乎乎的房間架在了兩根線的中央。 稍遠處,山邊的瞭望塔,與基地的上層的不定型們還在奮力抵抗。再遠處,第三中央的不定型還在持續向赤堇山集中。更遠處是第四中央其他地方的不定型們正在趕來支援。而平原與圣女峰外,第二中央的不定型兵分兩路,同時向阿美西亞與赤堇山的兩個方向趕來。 重重包圍,臭味熏天。涌動的果凍般的生物像是奔流在地上的溪與河。 李明都站在絕高的山頂,混在逃難的不定型之間。面對著這漫漫長夜之下的鐵與火,他睜著眼睛,但無路可去。 他從別的逃難者那里聽說,好像他也是被第三中央通緝的名單中的一個。 而在他的身后,那些來來往往、驚惶不安的人影中,被選中的飛天們正亂作一團。縱然來勢洶洶,但第三中央的火焰還沒有燒到孤峭的絕頂,他們只攻克了山腳和山腰上的數座瞭望塔,原則上,赤堇山頂還有一點小小的時間。 這一點小小的時間,還有一部分人在爭分奪秒。 當時,晚間起了大風,用以固定絲線的高塔纜繩在風聲中斷斷續續地發出尖銳的聲響,百合大聲地說道: “天梯還沒有架好嗎?” 另一個飛天的聲音響起: “太著急了,時間不夠做后期處理了。” 百合大聲說: “石墨烯帶不是可以直接傳導電力嗎?用我們的電磁發射與推進技術可以嗎?把它像炮彈一樣發射到高空中……只要能把這個房間沿著線帶著里面的我們推到最上面就好、推到最上面就好呀!第三中央不會切斷中央生物電源的。那個責任他們擔不起!” 那邊的聲音又起了: “這雖然是早已想過的方案,但……現在的情形太勉強了!” 聲音越來越嘈雜,各方各面的壓迫越來越緊。周圍的惶然與不安聚集到一起,逃到這里的李明都卻突然、惶然或者不安都消失了。 凜冽的寒風撲打在這群怪異扭曲的生靈身上。面對著蒼茫古老的群山,他感到異常的平靜。 現在已經什么都不用做了。 月桂是這時李明都唯一還熟悉的不定型,這個家伙聞到異味,靠著曾經當哨兵的直覺立刻折起了自己的身體,避免了與未知氣味的接觸,在通風處從山腰上一直爬到了山頂。這個不定型在翻騰的流漿竄來竄去,好像在打聽消息。 不一會兒,月桂靠近了李明都,李明都就問他: “你聽到那群人在講話了嗎?” “是啊!” “他們在討論什么呀?風聲很大,我聽不清楚。” 風聲很大,月桂大聲地說道: “他們好像在談論如何登上明星的事情……他們好像通宵都在考慮這件事,在下方傳來警報的時候,更著急了。” 李明都頓時吃了一驚: “到現在,他們還要登上去嗎?現在應該做一些……”為了未來的挽救? 按照他的想法,現在應當是和第三中央洽談商量解決的方法。按照不定型非攻的傳統,第四中央斷然不可能被滅,日后還有機會。何況天梯已經架設起來了,第三中央應該也不會直接無情摧毀。 “但那樣主導權就不在我們手里了……飛天們是要趁這最后的時機登向那遙遠的天堂呀!” 只是月桂剛剛說到這里,它就被擁擠的不定型送向了更遠的方向,猶如潮水驅趕了岸上的貝殼。逃到山頂的不定型越來越多,好似被圈養起來的奴隸。彼此過度的靠近,引起了觸須的相纏。沿著神經信號的網絡,來自各個地方的信息都在不脛而走。 從這種網絡中,李明都模模糊糊地看到了那三根垂過黑暗星空的絲線。 絲線其實是接近完全透明的,但不定型的視野極為特別。 這是立在無上明星表面的飛天之器傳來的攝像。它的攝像眼一直在按照既定的程序緩慢移動,照取周邊的景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