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意大利,羅馬,圣三一教堂。 圣三一教堂前的廣場巧合地也叫西班牙廣場,和楊聞念他們在西班牙旅行時遇到的那個有‘塞萬提斯’雕塑的廣場名字一樣。 長長的臺階連通著廣場和教堂,這處長階被稱作西班牙階梯,它聞名于世,因為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日》就是在這里取外景拍攝的。 無論是典雅莊重的圣三一教堂,還是廣場周圍環繞著的哥特式尖頂高樓或者巴洛克風格的民居,都在六十年前因為奧黛麗赫本而黯然失色。 那是一個時代,盡管年輕人們都已經記不得那個時代的風光與韻味了,但那仍是一個鎏金色的時代,是一代人心中的回憶。 彼時青春正好,如同1950年的芝加哥,被稱作鎏金年代。 cafegreco,坐落在西班牙廣場邊緣,羅馬最古老的咖啡館,拜倫、雪萊曾在這里一抒情懷,歌德在這里完成了自己的名作《塔里夫斯的公主》。 一個賣花的小女孩挎著花籃從cafegreco旁走過,有人敲了敲玻璃,她停了下來。 “先生,要來支玫瑰花嗎?”臉上帶著雀斑的女孩甜甜地問。 “來一支。”有人透過開著的窗戶遞出去一張大額鈔票,女孩遞回來一支嬌艷欲滴的紅玫瑰,他揮揮手示意不用找錢了。 “謝謝先生!”女孩笑容變的更燦爛了,手握著大紅色的鈔票,一蹦一跳地離開。 這里是羅馬,天主教的圣地,神恩照耀的地方,從沒有人會當街搶劫,所以看起來也就十幾歲的女孩如此放心大膽。 夜幕漆黑,但是燈光把外面的廣場照得通明。他把那支500歐元買來的玫瑰插在空杯子里,一束光透過玻璃照進來,玫瑰的花瓣在桌面上散開,如女孩漆黑的舞裙。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羅馬也變得浪漫起來了。” 看著噴泉廣場上濺起的水珠在燈光下暈出七彩的虹橋,凱撒無聲地笑了笑。 “但是歷史和信仰卻慢慢退出了這座城市。”有人走過來,邊走邊說,“有時我會想,這或許是一筆交換。” 帕西諾盯著外面的景色,莊重典雅的圣三一教堂在廣場斑斕耀眼的燈光下被映襯得無比昏暗,“神明帶著這座城市曾經厚重的歷史和虔誠的信仰離開,人類用自己的浪漫接管。但是神明抽走了什么作為代價,我們卻不知道。” “在學院里呆了那么久,我都快忘了你是個基督教徒了,帕西諾。”凱撒挪揄。 帕西諾是凱撒在加圖索家族里為數不多的朋友。原因無他,帕西諾信基督教,而混血種都是不信教的。所以帕西諾和家族的關系并不好,相應的,凱撒就和他的關系很好。 所以兩人一同入學伊頓公學,一同來到卡塞爾學院。本來打算加入獅心會的帕西諾被凱撒盛情邀請去到學生會,以大一新生的身份擔任了學生會秘書部部長的要職,并一直擔任到現在。 因為凱撒知道帕西諾的性格,溫和沉靜認真負責,這讓他能完美勝任秘書部部長的職務。而且他在校園里人緣極好,即使是與學生會對立的獅心會里,也沒有人討厭帕西諾,甚至蘭斯洛特和他關系還不錯。 凱撒鋒利如刀,在學院里幾乎沒有一天不惹是生非,而這些是非幾乎都是帕西諾幫他擺平的。 比如學生會招新晚宴那天,宣傳部部長私自讓樂隊重奏了一遍舞曲,以至于零實在看不下去拿出珍藏已久的舞鞋以女王之姿沖進了舞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