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約瑟夫又拿起《市民日報》展開,頭版文章的大意是:新的稅務法案并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論證,是前任財政大臣卡洛納拍腦袋想出來的。如果得以實施,將對法國產(chǎn)生無法預料的影響。 后面的幾份報紙也都是差不多的意思,總之就是顧左右而言他,用各種荒唐的理由攻擊稅務法案。 約瑟夫不禁想起了后世的那些無良自媒體來——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說歷史。你跟他說歷史,他又跟你扯情懷。 總之各種歪理扯來扯去,就是不直接正面地去說事情本身。 他看了半天,只有一份《巴黎新消息》報還在繼續(xù)刊登稅務法案的分析說明。 他翻到文章作者處,就見署名是“讓-保爾·馬拉”。 約瑟夫頓覺好笑,如果這個馬拉就是大格命時期雅各賓派核心領導之一的那位,還真是絕妙的諷刺。 唯一為王室的稅務法案發(fā)聲的,竟然是后世對王室最殘酷,最不留余地的雅各賓派首腦。 等約瑟夫?qū)⒆郎系膱蠹埓笾路辏咽敲娉寥缢? 一夜之間,介紹稅務法案的文章消失,整個報業(yè)口徑非常統(tǒng)一,開始瘋狂攻擊稅務法案。 這背后必然有人在進行操控。 公然和王室作對。 囂張,簡直囂張至極! 約瑟夫盯著那些報紙,狠狠捏緊了拳頭,不過就是一些報社而已,既然敢這么跳,那就讓他們嘗嘗王權(quán)的鐵錘夠不夠硬! 他的注意力都在稅務法案上,根本沒看到《市民日報》角落里的那篇文章——表面是在介紹凡爾賽宮貴族的生活,但卻隱晦地暗示,有個“普魯士的施瓦茨公爵”可能是瑪麗王后的情人。 約瑟夫手中這些發(fā)行量較大的報紙都還規(guī)矩些。在某些小報上,已刊登了不少影射瑪麗王后或泰雷茲公主,和她們的“普魯士情人”緋聞的文章。 而描寫更為露骨的小冊子,更是大量出現(xiàn)在巴黎的大街小巷。 所謂的“小冊子”是一種很獨特的出版物,基本都是私下里流傳,以避開監(jiān)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