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奪寶奇兵故事世界回來后,林祐一連半個月泡在自家的藏書室里,將現(xiàn)世所存的一切魔法逐一分析,按照不同的性質加以歸納分類。 依照魔法界現(xiàn)行的習慣,人們將魔咒進行分類時有著不同標準;例如矛盾對立的分類:黑魔法與白魔法;又比如使用場景的區(qū)分:生活魔法與戰(zhàn)斗魔法;戰(zhàn)斗魔法中又分為進攻魔法與防御魔法。 此外還有學科門類的劃分,比如變形術就是一個需要單獨教學的大門類;魔藥學和醫(yī)療魔法分門別類,應用范圍上又存在很多重疊。 林祐的劃分方式和以上種種都不一樣;他只有一條劃分標準:對科學邏輯的干涉程度。 這條劃分標準又分成兩條線,將所有魔法分割成三個不同的種類。 一類是心靈對心靈;按照科學邏輯解釋不通,但不解釋也沒關系。 這類魔法不分強弱,就像強大的“鉆心咒”、“奪魂咒”、“赤膽忠心咒”,相對較弱的“迷情咒”等;都是將施法者的想法、意愿直接作用于被攻擊者身上,基本不涉及物質的性狀變化。 第二類是心靈對能量;比如“殺戮咒”,為什么這個咒語能用魔力直接致人死亡,即便魔力不夠的小孩子也能讓人流鼻血?這類魔咒屬于需要解釋,但是通過“魔力”這個概念,解釋起來比較容易。 大多數(shù)攻防性質的戰(zhàn)斗魔法都可以歸于此類;比如“神鋒無影”、“霹靂爆炸”,乃至“漂浮咒”、“召喚咒”、“清水如泉”、“飛鳥群群”等等,凡是用魔法改變物質形態(tài)但不改變性質的,也可以歸于此類。 第三類則是唯心改變唯物;這一類才是與科學邏輯沖突最大的魔咒。 最明顯的就是各類變形術的效果。 通過變形術而突然增加或減少的物體質量去哪兒了?根據(j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質量一公斤的物質完全化為能量,就足以把整個霍格沃茨城堡連同黑湖一起從地球上抹掉。 霍格沃茨的師生們每年在城堡里進行過多少次變形術?這里邊咒語成功與否,涉及的質能變化,至少每年都夠把地球炸毀一遍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無痕伸展咒”、“復制咒”、乃至“門牙賽大棒”、魔法石等,凡是以魔法手段直接改變物質與空間的數(shù)量、性質的,都歸于此類。 當大世界試圖融合一個強科學邏輯權重的故事時,就必須給第三類魔法找到符合科學邏輯的解釋。而且這種解釋還不能瞎編亂造,不能與現(xiàn)有科學體系產生根本矛盾,否則不利于融合科學邏輯的故事不說,還會破壞大世界本身的穩(wěn)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