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行吧,布料和點心都收了,也不差這幾百斤糙米了,李平安“逆來順受”,不推托大膽的收下了。不用想也能猜到是看在他進獻了打谷機的圖紙的份上,高高在上的太守大人才會這么照顧他這個卑微的鄉野小民。
心里頭記下這一份情,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盡所能將曲轅犁弄出來,他能回報王太守的,只有這一個方式了。
考慮到李平安他們不會趕牛車,王管家便叫了給王老爺家趕牛車的車夫來,讓他架著牛車送李平安他們回村里,路上的時候順便教一下他們怎樣趕牛車。
李平安心里過意不去,畢竟現在都正午了,車夫將他們送到村里再步行回城,往返一趟就到天黑了。但卻又推托不得,不論是他還是張小山和李東,別說趕牛車了,連牛都沒拉過!
平常時難得見一回牛,哪里輪得到他們這些孩子上手,他們當牛就差不多,干活又拉車的。
不過李平安上手快,剛出城不到兩刻鐘,就學得有模有樣了,加上官道寬敞,路人雖多但沒有影響,李平安便對“教練”說不需要送他們到村里,接下來的路程他們自己架著牛車回去就行。
“教練”一看李平安確實學得不錯,能不折騰也挺好的,便答應了下來,“教練”離開時,李平安大方的給了他十個銅板,當交學費了。
錢不多,但他確實也是窮,好在“教練”不嫌錢少,笑呵呵的收下了。
兄弟仨輪流趕著牛車往村里趕,一個個癮挺大的,換人時依依不舍,臉上笑意不停,彎彎的眼睛盯著牛像看什么寶貝似的。
張小山和李東沉浸在喜悅中,盡管心里對王老爺找李平安說了什么事,又怎么會給李平安又送牛又送糧還送布料充滿了好奇,但并沒有開口問起。該他們知道的,就算他們不問李平安也會告訴他們,既然李平安不主動跟他們說,那就說明不該他們知道。
回到村里,立馬引起了轟動。畢竟早上大家都看到李平安他們是拉著板車去的,下晌回來時拉車的卻變成了牛!
就更不要說車上還裝著那么多東西了,六個麻袋鼓鼓囊囊,三個背簍雖然被蓋子看不清楚有什么,但肯定也有東西,要說空的就只有那六個木桶了。
好奇心不那么強的就跟李平安三個打個招呼,踮著腳眼睛往車上張望一下。好奇心旺盛的則跟著牛車一邊走一邊問李平安他們,牛哪里來,麻袋里裝的是什么,背簍里的又是什么,他們賣的那個涼粉是不是發財了……
七嘴八舌的,李平安直呼招架不住,李東這孩子更是直接跳下車,拋下一句“我去叫二叔回來”就一溜煙跑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