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李江河如此分配,竹桃村的原住民們并無意見。
他們竹桃村原本就是一個戶數過百人口過千的大村,因為戰亂最終只剩下百來口人,盡管這些年來官府鼓勵生育,也堪堪才恢復到四十來戶。
可以說,屋地多的是,荒地也多的是。
當然,如果這些人不是李二林,不是李二林帶來的人,而是官府分配的災民的話,他們肯定有意見,畢竟這些荒地雖然說是無主的,但只要他們開墾出來就是他們的,他們現在不要,不代表以后不需要,也不代表愿意眼睜睜看到這些荒地被別人占去。
但誰讓是李二林他們呢,都不用往上數幾代,李二林他爹跟竹桃村現任村長李江河就是同一個爺爺的堂兄弟,李二林他們兄弟的名字都還在族譜上。
他們不是外人,他們帶來的人也不算外人,那些荒地劃分一部分給他們也就無所謂了。
第二日里正就急匆匆趕來了。大靖朝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每里設里正一人,負責調查戶口、課置農桑、檢查非法、催納賦稅?,F如今國朝新立,人口凋敝,罕有百戶之村,通常一個里正需要管理兩到三個村子,每村設立村長也只是協助里正方便管理。
現在他管理下的一個村子猛地多了上百口人,他怎么能不著急,萬一出點什么事,就該是他擔責了。
聽聞李二林他們打算在竹桃村落戶,而且還有個自稱大戶人家的管家信誓旦旦表示戶籍不成問題,里正將信將疑,但不管如何,他都需要將李二林一行當作因災來投奔親戚的外來人口登記在冊報送縣衙。
臨走前,里正還鄭重叮囑,既然登記了,他們就不能隨意走動,不得離開竹桃村,在落戶之前,也不能擅自蓋房和開荒。
李二林等人自然應是,他們是來安家落戶的,不是來搞破壞的,本就應當安分。況且他們日后還要在里正治下過日子,可不能惹人家不喜,要知道能當里正的,都是在鄉里有些聲望的,里正要是對他們有怨言,他們在這里的日子也過不安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