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里面那么多人,不差我們兩個,屋里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柴火沒剩多少了,把桌子椅子柜子床都拆了也不夠我們那么多人燒的,去看看能不能撿些柴火回來,順便找找有沒有吃的。”
張小山一聽是正事,便不再吭聲,反而先李平安一步走在了前頭。
只是沒有山,連柴火都難找,樹木倒是有好些,但能在洪水中不被連根拔起的,都是大樹,這時節(jié)又枝繁葉茂,樹枝不好折下,折下的也都是生的,不好燒火。
吃的就更找不到了,他們不是第一波來到這里的流民,這村子周邊的野菜野草都被薅了個光。
“那些人是恨不得掘土三尺連草根都挖了。”張小山吐槽道。
李平安說:“草根算什么,人餓極了連樹葉樹皮泥土都吃。”
他前世從資料文獻(xiàn)文藝影視作品以及爺爺奶奶口中聽說過逃荒的慘象,只不過以前他是聽故事的人,現(xiàn)在卻成了真正經(jīng)歷這一切的人。
人生還真是無常啊。
腦海里閃過一些記憶片段,他突然愣了一下,“走,挖地龍去!”
“挖地龍?”張小山驚呆了,“李平安你不會是想挖地龍吃吧?”
“不然嘞,釣魚?你看看附近哪里有小溪小河的。”李平安撇了下嘴,“地龍再怎么樣也是肉,可補(bǔ)身子了,你不信可以去問朱大夫,地龍炒制后還是一味藥材。”
畢竟是高蛋白物質(zhì),就是腥味太重了,他前世小的時候就見過小伙伴炸蚯蚓吃的,只是他覺得惡心沒有吃過罷了。可現(xiàn)在都這個時候,哪里還管得上腥不腥,總比吃人肉要好吧。
雖然板車上是有不少糧食,但是他們那么多人,大家一起結(jié)伴逃荒,總不能不管他們吧。
而且接下來還不知道要走多久呢,逃荒可不像趕路,平時趕路時一個白天可能徒步能走六七十里甚至上百里,但逃荒路上只能跟著人流走,一天下來能走三四十里就很好了。
每天吃的那點米糧根本就吃了等于沒吃,一到夜里胃里燒得慌。
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就是逃在前頭的,這要是到了前面去,草根、樹皮、蚯蚓都被人吃了,他們又吃完糧食,就只能吃土了。
現(xiàn)在能省一點是一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