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平安點頭道:“是的,水稻一年三熟,不過要到更南邊的地方才有,大多地區還是跟我們這里一樣水稻連作,種完早稻種晚稻。”
弄明白后,陳松的情緒也稍微平復了下來,他還以為南邊都是一年三熟的水稻呢,要是那樣,那么他就毫不猶豫選擇南逃了,哪怕一茬產量不高,但三茬總比兩茬收獲多吧。
既然南邊大多數地方還是跟他們這里一樣一年種兩茬水稻,那就需要衡量了,“我聽說南邊河流更多,炎熱多雨?會不會容易發生水患?”
“你要是這么說的話,北邊倒是少雨,但也會有旱災,西邊山多,常有地龍翻身之災。阿松舅,到哪里都會有天災的,哪怕你留在這里,不也才剛剛發生了洪災嗎?當務之急是想著活下去,此地不宜久留,我言盡于此了,你們還是早做決算吧。”
說完李平安便不再多言,幫著母親一起收拾著家當。他雖然因為老村長陳安的死感到自責愧疚,但如果陳松遲遲不做決定,他也不會因此而為了帶著他跑路,一直不走等到他做出決定。
陳松又匆匆走了,他還需要回去跟家里人商量。至于村里其他人最終如何抉擇,他就干預不了太多了。
……
當時轉移上山本來就舍棄了不少東西,如今要踏上逃荒的路,能帶上的東西就更少了,陳大娟哪樣都舍不得,李平安倒沒有舍不得,只是他也沒逃過荒,哪些是要帶的哪些不是必須的,也摸不準。
不過好在李家長輩有過逃難的經驗,李平安她奶奶周氏和大姑李大芳不時指點一二,李平安就按照她們說的,該拿上的拿上,該舍棄的舍棄,非常的干脆。只是到最后看著就那么點東西,心里禁不住有些難受,也終于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背井離鄉了。
原本欣欣向榮的日子,最終只剩下鍋碗罐和幾床被子幾套衣服,豁出性命背井離鄉去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田地沒有房子,沒有錢沒有糧,一切都要白手從頭開始。
不是每個人都有從頭開始的勇氣的。
小的們感受到氛圍有些凝重和壓抑,也不敢調皮了,挨著哥哥姐姐安靜地坐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小心翼翼,又滿臉茫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