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兄弟說我是福建海商的恩人,我卻實在不敢當(dāng)。”
“文龍的父母都是下西洋的海商后代,且我從小在西洋打拼,也走過幾回海,無論是身世還是經(jīng)歷,早都是海商的一份子了,咱們都是同行弟兄,既是一家,怎么敢說恩人?”
眾海商聞言都是心中熱絡(luò)。
雖然萬歷年間四民體系已經(jīng)出現(xiàn)松動,但社會上對于商人的歧視還是隱隱然存在的,海商群體更是常被冠以無法無天的標簽,份外被人另眼相待,像王文龍這樣有功名名氣又大的讀書人肯自稱海商來與大家拉關(guān)系實在少見,自然讓在場眾海商感動。
王文龍繼續(xù)道:
“作為海商的子弟,我自小便知道開海對于我大明的好處。”
“隆慶開關(guān)以來,海貿(mào)收入不斷增長,三十年前關(guān)稅收入已超萬兩白銀,十年前,從呂宋流入我大明的白銀便超過二十五萬兩之巨,到如今,每年光是月港的進口,便有四十五萬兩以上,這增速不可謂不快了?!?br>
“過去的大明乃是貨多錢少,須知錢幣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因為錢幣的缺少使得許多買賣只能以物易物,商業(yè)效率如何不低下?大量的白銀流入中國后,終于使得我中華原本因為缺少硬通貨而無法大力發(fā)展的商貿(mào)迅速繁榮起來?!?br>
“在收稅之上,因為白銀的流通,百姓也很容易可以換到銀錢繳納賦稅,不再像過去一樣會出現(xiàn)一旦找百姓收銀子,當(dāng)?shù)鼐蜁驗槿便y而銀價暴漲的情況,于是納銀代役漸漸實行?!?br>
“官府由此有了充足的白銀,也可以直接用銀子找百姓購買物資,不再像過去一樣官府為了方便使用,收稅只能收實物?!?br>
“繳納白銀稅一兩銀子就是一兩,不會像繳納食物賦稅時一樣,有各種撈虧空的機會,百姓的負擔(dān)自然大大減輕??梢越患{銀子代替徭役后,百姓也有更多時間用于生產(chǎn)生活。”
“于是世面就繁榮起來了?!?br>
“在西北和遼東,朝廷有了白銀,也不再需要像原來一樣依靠朝廷信譽抵押的鹽引茶引招募商人向邊境運輸物資,用白銀交割貨物,商人也更有動力。于是邊境的物資也比原來多的多了?!?br>
“在此基礎(chǔ)上,本朝得以開始了更多的邊境貿(mào)易,有了貿(mào)易補充資源,西北的少數(shù)民族扣邊的頻率也明顯降低。”
“這些銀兩,又使得我大明東南沿海迅速富裕起來。海貿(mào)興盛之前,許多沿海居民苦于生計無著,誤入歧途成為海盜,朝廷無論如何緝捕都打他不盡。這只因為救人難救窮,而沿海貿(mào)易興盛之后,世面越是富裕,百姓的出路便越多,如今在福建沿海只要有出海的膽子,養(yǎng)活一家老小早就不需要去當(dāng)海盜倭寇?!?br>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