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招生廣告-《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劉懋看了一眼自己周圍環境,生氣道:“我甚至覺得自己不如回陜西去當個地主,開荒種地好歹能夠產出糧食,養活百姓,勝過這樣空口白話!”
毛士龍沒有跟著他抱怨,他隨手翻看報紙,突然說道:“黽夫,你看這篇報道!”
劉懋湊上頭來,就見報紙的廣告板塊有一個半板的大幅報道,標題用醒目的字體加粗――威海衛水手學堂招生。
劉懋和毛士龍一起默念報道的內容:
“當今之中華,人多地少,是以矛盾重生。解決此矛盾,最好的辦法在于開拓海疆,向大海要糧食,向大海取金銀。福建鄉里有言曰:海者,閩人之田也。其實,大海亦可成為中華之田……”
“今上對于開拓海將尤為重視,去歲號召正是捐資募款,又在京城發行股票,成立龍洋開海公司,邁出開拓海疆之第一步。龍洋開海公司下屬龍和盛公司,投資開拓航線,卓有成效,如今航線已成,急需航海之人才,事緩則大好領土為外人所取也……”
“航海非只為行商,我中華自古也有水上之英豪,上古之齊人便有舟楫之利,遠涉外洋,成齊桓公之霸業;東吳時周瑜、甘寧,亦是以水戰而見長;本朝,鄱陽湖一場大戰,鼎定開國之勝局。言及歐洲,更有一班航海豪杰,所謂哥倫布開拓新航線,麥哲倫環球旅行,布什內爾憑借海上弱旅遠擊印度奠定葡萄牙之印度霸權……”
“威海衛水手學堂之成立,目的正在于培養航海之人才……本學堂之資金得益于各界有識之士,學堂占地廣闊,物資充足,有名士王建陽所捐海船十余艘,以船運之獲利承擔學堂之糧米,廣邀海內諸名士教授航海技藝,定能培養開海之人才……”
“本學堂第一期學生定額三百人,擬學習航海、造船、繪事、藝圃四科,望天下有意開海之士,至各地蘇州旬報聯絡吃報名……”
“注:登州之外報名者,需掌握基礎之寫算技巧,在各地報社聯絡處通過入學考試方能就讀,有秀才以上功名并天文、歷算、陰陽戶身份者,優先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