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葉向高拿出一份折子攤到桌上,眾人就見那折子上的內容乃是一個京城御史建議表彰王文龍為“忠義無雙”,且在他家鄉建陽敕建牌坊,光宗耀祖。 “兩位以為如何?” 李廷機看了那折子,點點頭。 司禮監掌印太監孫隆也同意道:“咱家以為此事應當。” “那便定下了。”葉向高將這份折子交給中書舍人,讓他們去和工部溝通公款給王文龍建旌節牌坊的開支,再寫一份票擬給孫隆掌管的司禮監批紅 “接下來就是寬甸六堡了,”葉向高道:“兩位以為這篇嚴守寬甸六堡不能撤防的折子,提議如何?爾張,你說說。” “稍等!”孫隆道。 “東瀛有什么問題?”葉向高問道。 “此時有兩點需要考慮,”孫隆道:“一者,這折子之中所引用的朝鮮人所講建州女真情況并不屬實,我所查證有誤者至少三處,若根據這樣的折子做出不撤防寬甸六堡的決斷,實在太過草率。” 孫隆又說:“二者,命蹇達率兵撤防六堡的旨意是一個月前下的,當時內閣出了票擬,六部也出了部票,皆告同意。一個月間,遼東形勢并沒有實質變化,此時又作出不撤防六堡的決定,難免為人所疑惑,以為內閣和六部舉措不定,自食其言。” “臺山?”李廷機看看葉向高,見他點頭,也是點道:“那便我講……我以為,這折子之中引述的數據或許有聽信朝鮮人夸大的嫌疑,然而卻不妨礙它所述之情形是實。”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今思索起來,當時同意撤防寬甸六堡是判斷有誤。幸虧大事沒有做將出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閣臣執掌建議之權,便當盡心盡力,就是自食其言受人譏諷,也好過知錯不改,縱容延誤。” 李廷機最后道:“我以為這折子上的內容應當執行,若是上喻決定此折不下,我將封還不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