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戶子弟以及衛所中有頭有臉的人物站在最內圈。第二圈則衛魏儒學里頭的書生們,永寧城作為遼東數一數二的富裕城市,衛儒學有上百學生,比起關內的州府書院也不算差了,這些文人都是遼東衛所制下的貴家子弟,錦衣輕裘,或是跨馬或是坐車,翹首望著海面。
再往外便是些自發來迎接的儒雅商人。永寧城中駐扎著的關內大商販也不少,許多人是有秀才功名的,有了秀才功名才能不違法的走南闖北,對于大商販來說,雇傭一兩個有功名的人打理生意是自然選擇。
之后還有為數極多的軍戶子弟,王文龍在遼東號召東人守土衛國,甚得民心,而且他所寫的《東人平生錄》非常受遼東人喜愛,王文龍可以說是此時遼東好感度最高的文人。
甚至碼頭上還有一些打行人物,他們松垮的穿著皮裘,身體肥壯模樣倨傲,圍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小神龕外,這些乃是永寧城中的三一教信徒。三一教靠著開發臺灣培養了比前世強大得多的勢力,在海商群體中大量傳播,連遼東海商間也有一些信徒。只不過這些信徒出了福建便難免成為有黑色性質的會道門組織。王文龍在三一教里頭的地位已是“高功”,雖然沒有入教,卻也受三一教信徒香火膜拜。
不過即使這樣,來迎接王文龍的人,也不至于有這么多。
何可綱都呆住了,驚訝道:“我聽這口音,除了外地人,廣寧本地人也來了不少呀?建陽先生在遼東如此出名嗎?”
廣寧靠近山海關,本地話更像是京師一帶的方言,和后世的普通話比較像,與遼東的膠萊方言口音差別極大,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本地和外地人。
其實來迎接王文龍的本地人雖然有,但是七成以上都是毛文龍提前找人請來的,就是為了給王文龍壯聲勢。
王文龍這次是破釜沉舟來遼東,最后一博的,他需要輿論優勢,肇事行為自然要提前做上。王文龍之所以來寧遠衛,而不是去更加熟悉安全的金州衛,也是因為遼西走廊一線的城市比起孤懸海邊的金州衛信息傳播更快。
這時就見一隊騎士煙塵滾滾而來,黃惟正驚訝:“那好像是祖僉事的人馬?!?br>
“嘶,”何可綱回看一眼,不禁倒吸涼氣:“不光是衛所中的勛貴子弟,就連祖天定都來了,這面子可太大了?!?br>
祖家是寧遠的第一大世家,祖先同樣能追溯到寧遠城建立之時,早在嘉靖時代就已出過遼東左都督祖仁這樣省級的高官,這一家族在李成梁發際之時又合族投靠,吃盡了紅利,如今朝鮮戰場上打出來的名將祖承訓剛死沒幾年祖家子弟遍布遼東各個顯赫之位。
如今的寧遠衛指揮僉事是祖家的組天定,他繼承父親的職位,今年不過虛歲二十五歲就已經是寧遠衛的三把手,僅次于衛指揮使和指揮同知。
王文龍的船早在昨天就已經到達了覺華島,在島上報關并休整一夜,今日楊帆靠港,辰時剛過,帆影便出現在海面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