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有了皇帝“口稱義士”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楊天生和王文龍在京城、北直隸和山東募集了不少資金,加上福建海商的投資,足以打造一個三百人規模的探險船隊了。
王文龍個人投資五千兩,比龍洋開海公司的投資多了五十倍,王文龍身上沒那么多錢,他寫信讓楊天生帶回福建,直接在他于福州的產業中支取。另外他還寫信讓自己的兩個岳父沈家和李家都給楊天生投資,楊天生以為這是王文龍的照顧,頗為感激,不過王文龍知道,只要這次探險成功這些錢都可以收回來,而且日后收益定然源源不斷。
而龍洋開海公司雖然沒投多少錢,但王文龍作為探險團隊的大股東,還是積極和王喜等人溝通,及時匯報資金用途情況。主要目的是扯龍洋公司的虎皮做大旗。
楊天生也是同樣的想法。
楊天生面圣出宮之后先是激動的臉色潮紅,身子都在抖,一副“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模樣。不過作為海商,離開紫禁城不過兩條街,楊天生就開始和王文龍討論怎么利用這次面圣的成功光環在京城籌款了。
作為個人楊天生,對萬歷皇帝非常感激,作為海商,楊天生對朝廷的態度則是有空子就鉆、能走私就絕不交稅。就像鄭成功既是大明的死臣,同時鄭家又直接壟斷了東南海運以自肥一樣,忠君和利欲,在海商心中可以同時存在,毫不沖突。
如果能夠拉萬歷皇帝入局,王文龍也不會直扯虎皮做大旗,但是萬歷和他的龍陽開海公司目光都太短淺了,只想掙快錢。他想看到金礦銀礦或者是海外珍玩,但北美的第一次探險肯定找不到這些東西。
北美有金礦,有西洋參,有碧璽等品質超絕、運回大明一定能賣上高價的寶石,但這些東西都在北美大陸的深處。
有人問為什么王文龍不告訴萬歷皇帝美洲西海岸有舊金山這樣的大金礦,因為舊金山沒有黃金……“金山”這個名字本來就是清代時移民中介為了騙華人賣豬仔過番起的,無論是舊金山,還是新金山,都不是金礦所在,反而凝聚了滿滿的華人血淚。
整個西海岸都沒有大金礦,原時空大名鼎鼎的“西海岸的淘金熱”只持續了八年時間,騙了一批白人到西海岸然后就歸于沉寂。惟一靠著淘金熱富裕起來的兩個企業,一家是賣鏟子的,一家是賣石英礦的,淘金的人沒有挖到黃金,但是挖到了不少石英。淘金熱本質就是美國政府為了吸引白人占據西海岸的原住民領地而縱容的謠言傳播,后世整個加洲都沒有什么大金礦。
后世美國探明的金礦,七成聚集在內華達州,然后就是阿拉斯加州。
楊天生到達美洲,第一步多半是在西海岸洛杉磯一帶登陸,那地方離著內華達州還隔著洛杉磯山脈呢,對美洲移民發展順利的情況下,華人移民要大舉進入內華達州最快也得是幾十年后了。至于阿拉斯加,王文龍死之前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那地方被開發起來。
這年代北美的發展方向就是踏實種地,像南美洲那樣品位高又方便開采的大金礦、大銀礦是真沒有,注定無法讓萬歷皇帝這種想要掙快錢的投機分子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