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文龍腦海中已經構思出接下去要寫作的內容,他打算寫一本“家族小說”。 家族是離開部落時代之后普通人最容易接觸到的社會組織結構,故而以家族變遷來反映歷史以及社會變遷的小說早在小說概念出現的最初就已經有了。 比如此時市面上流行的《楊家將》《呼家將》都是這樣的作品,但是這些小說的描寫重點還不在家族精神、家庭歷史狀況上。中國文學史上的家族小說要等到民國以后,經過了《紅樓夢》《京華煙云》《家》等名著的打底才能夠走向成熟。 東北作為后世近代勢力犬牙交錯,社會變遷最大也最劇烈的地區,本來就是家族小說的熱土,而王文龍聽著張柏講述的家族故事,腦海中也漸漸構建起一本家族小說的架構。 王文龍想要寫的家族小說是一本以編年史書寫家庭變遷的作品,社會的大變遷只是小說背景,文章的著眼點將專注在家族成員的親情構建上。 王文龍決定參考的小說就是《人世間》,這是后世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以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圍繞周家進行布局,展示了五十多年來中國的社會變遷,這本小說比起《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樣的作品當然少了一些大時代下的沖擊性,但王文龍是為了讓關內人和遼東人共情,也只有這樣的小說才能夠讓關內百姓深刻地理解遼東人的思想來源。 當然,由于兩本書的劇情大不相同,王文龍能夠參考的也只有原書的結構,小說的故事內核全都要他自己來填充。 至于此書能不能成功,王文龍并不擔心,這年代的小說作品還在以大事件大場面刺激讀者的階段,小說中的內容所涉及都得是傳奇故事,哪怕是《金瓶梅》這樣寫世俗生活的作品,筆觸也要對準一些令人“瞠目結舌”“口說不出”且深刻揭露人性的場面。 而后世的近現代小說,早已經有把日常生活描寫的驚心動魄的能力,在原歷史上的中國古典小說創作中,這種手法得到《紅樓夢》之后才能夠漸漸發展出來。 后世《人世間》的確是一本溫吞的書,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現代文學寫作手法,足以讓此時的讀者代入感爆棚、眼界大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