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四十一章 改編版《魯兵遜漂流記》-《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2/3)頁

      而且這書抄起來也方便,只要按種田爽文套路寫。

      就行《魯濱遜漂流記》在后來雖然被奉為文學名著,但在剛剛出版時就是被英國人當成爽文來看的。

      其實無論在東西方,經典文學作品剛剛出現時,都是當時的通俗讀物,東方的關漢卿,西方的莎士比亞,寫的作品在后世被奉上神壇,但是在當時也都是主打娛樂效果的劇本而已。不通俗,老百姓都不愛看,還憑什么能流傳到后世?

      熊廷弼接過王文龍的稿子,翻開就見稿子標題為《林之洋漂流記》。

      他迫不及待就閱讀起來:

      林之洋是一個嶺南的秀才,科舉無望,渴望致富,于是購買了一些土產從廣州出洋到西洋去做生意。第四次航海時,林之洋在航海途中遇到風暴,船上同伴全部遇難,惟有林之洋幸存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材料做了筏子,一次一次將船上的物資運到岸上,并且在岸邊搭帳篷定居起來,開始尋找淡水、制作家具捕獵野味……

      熊廷弼作為通俗小說愛好者,很快就沉浸到這個前所未有的探險故事中。

      他漸漸將自己帶入了林之洋這個角色,仿佛自己就身處在那個荒島上,思考著該如何找到淡水、捕獵野獸、制作家具,當林芝陽度過了荒島上第一年的寒冬,第二年開始在島上種植各種作物時,熊廷弼甚至為林之洋感到自豪,仿佛是自己親手在荒島上打造了一座世外桃源一般。

    
  《魯濱遜漂流記》的套路在王文龍看來爽點實在是有些不夠,于是王文龍用后世的種田文方法給改了改,王文龍的這本《林之洋漂流記》完全就是網文的寫法,把《魯濱遜漂流記》里面許多沒有代入感的嗦描述都給刪了,使得熊廷弼看起來極為通順,主線劇情推進的賊快,小半天時間就看了三十多章。

      魯濱遜漂流記的種田文只寫了一半,把基地建設好之后,后續發展全然是抓瞎,按照網文套路,有了基地之后當然是參與外界勢力的斗爭了。

      等林之洋的定居點也已經建成,王文龍便給林之洋安排他遇到了附近島上的土著。

      當看到林之洋利用自己的學問教化土人,成為酋長,熊廷弼忍不住會心一笑。

      教以耕種、授以時令、化野為民,這套情節對于儒生來說太熟悉了,儒家典籍里反反復復強調的教化百姓做的就是這一路事情。

      而這些還只是開胃菜:林之洋通過教授土著,耕種技術,進入了附近一個島嶼部落的政權中心,然后在一次政變之中縱橫捭闔,成功地奪得了島嶼領袖之位,接著便是在這個更大的島嶼上規劃種植區,算成本投入與產出。

      雖然熊廷弼沒做過生意,但是看著王文龍對于經商原理的解釋,熊廷弼還是領略到了爽點劇情。

      一路看著林之洋的島嶼越發興旺,還發現了礦產,甚至在王文龍的金手指安排下,島上還發現了野馬,未來肯定是建立起手工業和軍隊進一步征服周圍的島嶼勢力,熊廷弼爽的不可自拔。

      熊廷弼邊讀就邊暗暗想:怪不得歐洲人都喜歡殖民,這種化野人為臣民,受到部族擁戴,看著自己財富領地日漸增長的感覺真是爽快。

      熊廷弼迫不及待的想往下面讀,然后往后一翻:這小說就寫到四十章……

      林之洋還沒有研究出青銅工藝呢,準備和其他島嶼進行交換的陶器銷路怎樣也沒有交代,熊廷弼看的心里沒著沒落的。

      抬起頭熊廷弼才發現自己已經在書房里看了大半天的書,對于時間的流逝根本沒有感覺,外邊太陽都快下山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新巴尔虎右旗| 卫辉市| 永昌县| 伊吾县| 黔东| 营山县| 内江市| 蒙阴县| 调兵山市| 黑山县| 六安市| 班玛县| 内乡县| 客服| 宜州市| 赞皇县| 龙陵县| 雷州市| 永济市| 西安市| 枞阳县| 察雅县| 镇安县| 溧阳市| 孟连| 会宁县| 东至县| 齐河县| 郓城县| 罗源县| 滁州市| 中江县| 德阳市| 改则县| 白玉县| 康乐县| 潼关县| 武定县| 晋城|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