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城和臭溝-《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2/3)頁

      在嘉靖朝之前,北京的人口很少,京城的建筑也只包括了內城和皇城兩部分,但是隨著嘉靖朝以后市場的繁榮,大量的百姓涌入北京城做生意,于是朝廷又規劃了南城作為百姓的新居民區。

      王文龍坐著滑桿,一進入南城就聞到街道上彌漫著一股排泄物的臭味。

      萬歷年間京城的下水道設施還是相當完備的,各大街道都有臭溝,臭溝上蓋石板,每年七月科考之前還要打開石板清理一次,百姓稱此為“臭溝開,舉子來”,除了七月份臭上大半個月之外,其他時間基本能做到排水通暢,平時在內城生活,街道上幾乎聞不到什么異味。

      但那只是內城的情況,京城南城的城市規劃比起內城要潦草許多。

      王文龍一出城門進入南城,就見內城里臭溝上鋪設的整整齊齊的條石就不見了,排水的溝渠就直接裸露在地表上,年不疏通使得溝渠中早已有了深深的積水,內里滿是蛆蟲,臭不可聞。

    
  街道兩旁都是民居和鋪面,百姓為了做生意和回家方便,只能在臭溝上搭上木板,那些木板有些都長了青苔,又窄小的很,一個婦女正抱著孩子走過木板回家,這婦女雖然是個大腳,但是走在木板上依舊搖搖晃晃的,木板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而她腳下就是至少一米多深的半滿臭溝,過橋之時連懷中孩子都不敢哭鬧,屏息凝神看著母親。

      王文龍看著這場面,詢問一旁的孫承宗:“好歹天子腳下,怎么這街道如此骯臟?順天府難道不管嗎?”

      孫承宗苦笑道:“南城哪算的天子角下?這地方順天府衙根本不來的。就比如這臭溝,三五年也不見疏通一次,為了防止臭溝里頭污水漫到街面上,干脆每次疏通便將臭溝挖深一些,本地百姓可就遭了難,有那年紀小的孩兒一不小心跌到溝里,撈都撈不起來。”

      王文龍不禁想起了后世老舍的話劇《龍須溝》,那話劇描寫的就是清末民國時北京南城百姓的生活。龍須溝就是這臭溝兩百多年之后的樣子,看來話劇中小孩子掉到龍須溝里淹死的情節還真有原型。

      也別笑滿清,此時大明朝廷對于南城的治理就已很不重視。

      因為經費缺少,嘉靖年間雖然劃撥了南城作為新的百姓居住地,但是卻連南城的城墻都沒有修完,這意味著一旦有流賊盜匪進攻北京城,明軍基本不會對南城展開防守,南城的百姓就是任由盜賊搶劫的對象。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山丹县| 梓潼县| 遂平县| 秦安县| 武宣县| 十堰市| 汝阳县| 海门市| 阜阳市| 淮阳县| 定南县| 宁津县| 清河县| 大化| 错那县| 华宁县| 梧州市| 奉贤区| 黄骅市| 东明县| 金溪县| 县级市| 潼关县| 赤水市| 宁都县| 钟山县| 科尔| 阜宁县| 隆回县| 绵竹市| 岳池县| 伊金霍洛旗| 英超| 惠来县| 大名县| 象州县| 岚皋县| 龙胜| 同心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