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一十六章 鄭國泰-《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校場之中,王文龍跟著朱常洛等人走進軍幕,早就等候于此的李言恭和王世揚連忙迎接過來。

      李言恭,臨淮侯、總督京營戎政,是京營的最高軍事指揮。

      王世揚,兵部尚書、協理京營戎政,京營的二把手。

      京營設立之初骨干就是當年和朱元璋一起從鳳陽殺出來的勛貴,并且從朱元璋以后就規定京營世代由勛貴掌管,然而這項制度設計到如今已經非常落后于時代,到了明朝中葉,這些勛貴就已經不能打仗,京營本身也已成勛貴子弟吃空餉的幌子。

      京營在洪武永樂時期那是相當能打的,直到土木堡之變前都還有不錯戰斗力。土木堡之變,韃靼人殺入京城,京營的老底子在這一戰之中損失殆盡,以后只能從各地選精銳補充,京營戰力從此便急劇下降。

      成化以后大明幾任皇帝都曾試圖恢復京營的戰斗能力,要求各地選拔優秀兵將補充到京營之中,但京營常年沒有仗打,有能力的武官到這里根本沒有立功受賞的機會,還不如到邊關去掙一份前程,從各地補充來的官兵全都是歪瓜裂棗。

      大明皇家也曾試圖做一系列的改革,光是京營的編制就改了四五次,還曾經讓京營參與剿匪以培養作戰能力,但一切的嘗試到嘉靖年間全被放棄,京營不再出戰,具體原因史書沒有明顯,但是從其剿匪的評價,可以窺知一二,“強虜視之嬰兒耳”。

      京營在萬歷年間根本沒有被動用過,幾十年后李自成破居庸關至沙河,京軍出御,聞炮聲即潰敗而歸,從此覆滅,這便是這支曾經跟隨朱棣遠征漠北的皇帝親軍最后的歷史記載。

      就從此時經營的領導團隊,也能看出這支部隊的風范。

      總督京營戎、政臨淮侯李言恭,大名鼎鼎的李景隆的七世孫,武官勛貴第一,在和朱常洛等人寒暄之后,走到王文龍面前,滿臉欣賞的道:“王建陽果然一表人才,我看建陽的小說,早就想與你相會,只不過你少來京城,總是未能遇見。”

      王文龍也拱手笑道:“在下也早就仰慕青蓮居士的才華。”

      沒錯,李言恭這個武官勛貴第一更出名的身份是號青蓮居士,他是萬歷詞壇領袖,著有《貝葉齋稿》《青蓮閣集》等作品,作為一個加封太保的武官,李言恭在史書上的評價是“好學能詩,奮跡詞壇”,夸也算是夸,但是和本職工作毫無關系。

      歷史上此君早幾年就過世了,不過在本時空他到現在身體還硬朗,但是對于大明官場來說,有他沒他都一樣。

      除了總督京營的臨淮侯外,朱常洛到場落座之后總管十二營的侯爺也都進場拜見。

      這些武官勛貴人人穿著漂亮的盔甲,不過看他們行動自如的輕松模樣,這些盔甲多半是拿棉紙填充的,外面只是薄薄的掛了一層金屬片而已,看起來漂亮,其實毫無防護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临夏县| 新沂市| 通州区| 甘南县| 无极县| 石棉县| 江门市| 徐州市| 洪湖市| 阳城县| 深州市| 宣汉县| 宝清县| 吴桥县| 武清区| 舞阳县| 沂南县| 红河县| 永靖县| 华宁县| 肇源县| 平安县| 红原县| 永昌县| 镇原县| 泸溪县| 平阴县| 长葛市| 巴林右旗| 吕梁市| 三原县| 沙洋县| 德兴市| 剑河县| 西峡县| 剑河县| 临猗县| 芮城县| 上犹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