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有些人知道屯門海戰的事情,但大多數人卻不曉得葡萄牙當年居然是如此的輕視大明天朝。 至于歐洲人殖民戰爭的容易程度就更是讓大家感到大開眼界。 張端聽得滿心羨慕,他早知道歐洲人在殖民之事上獲得了極大利益,卻萬萬想不到對外殖民的軍事斗爭會如此之簡單:六百個士兵就能征服一個百萬人口的國家,屠其宗室毀其宗廟,強掠國家都城之財產,還將整個國家變為總督轄區――這簡直是班超張騫之時才能有的事情。 眾人震驚之后便是心動,六百個士兵十幾艘小船,對于這場下的許多京城勛貴來說雖然算是一筆需要咬牙的投資,但是相比起回報實在是不值一提,許多人家里在祖籍豢養的嘉賓隊伍都遠超這個規模。歐洲人可以去搶,難道他們就不行? 王文龍今天所講的內容正合這些京城貴族子弟的口味,場下的不少人早在父輩甚至祖父那一輩就已經立下大功,他們自覺得哪怕努力一輩子也不可能再有祖上那樣的功勛了,還不如鉆研宗教來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現在王文龍用歐洲人的故事告訴他們,就在幾十年前,歐洲人帶著幾百個沒有多少訓練的士兵就能打下一塊比江南還要面積廣闊的肥沃土地,這瞬間讓他們升起了興趣。 這些勛貴子弟哪個不想要建功立業? 甚至連年過中年的李文松都心動,作為一個外戚,他窮人乍富,雖然不像自己的大哥那樣擺爛,但也早就絕了進取的念頭。因為李文松覺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有比姐姐送給他的錦衣衛指揮使更高的成就了。 而此時,就像王文龍說的,他覺得以他的身份再想要建功立業,只有對外擴張這一條路。而據王文龍所說,這條路的投資居然這么小。 接下來的幾天,京城中最大的事情就是萬歷皇帝宣布成立一家龍洋開海公司并大張旗鼓的找宗室外戚募來了八十多萬兩的投資。 而第二件大新聞就是王文龍在禮部對著一眾道士們做的會講內容。 王文龍在會場之中告訴大家:大明很可能會在開海的過程中出現新的勛貴,這著實在勛貴扎堆的京城中掀起了熱烈的討論。 貴族子弟們都想要建功立業,在京城中尋求機會的文人、武人等等角色也對于成就一番事業有著頗多想象,而王文龍指出的這條機會讓他們都看到了希望。 京城本地印刷的精版和《國富論》《葡萄牙國史》這兩套書也在此時悄然上市,一下就引起了購買熱潮。 許多人在書鋪之中看見這兩套書都會下意識上去詢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