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語出驚人-《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2/3)頁
兩人的馬車來到禮部儀制司的地盤,那是處很大的府院,儀制司教習駙馬是要教各種禮儀的,包括怎么陪皇上騎馬,所以儀制司的工作場地中就圈了一塊馬場進去。
在明朝之前,中原王朝的高級別和尚道士聚集之地其實是翰林院,畢竟翰林院集中的就是歷朝歷代社會地位最高的知識分子精英。
不過到了大明朝,八股取士確定了嚴格的科學規范,讀書人有了固定升官途徑,對于儒家推崇已經遠超其他思想流派。于是聚集著最高知識分子精英的翰林院中,除了儒家便不會再有其他流派的知識分子存在。
如今大明的宗教管理機構是僧道司,但是這是個虛職衙門,設官不給祿,做這樣的僧正道官總讓人覺得沒什么社會地位,有點名望的宗教界人士總想找一個正規衙門掛靠,禮部和太常寺都管理僧道司事物,太常寺已經虛設,所以如今天下有追求的和尚道士能掛職的地方,普遍就是禮部下面的各房主事了。
兩人一下車,儀制司主事張端連忙上前笑道:“建陽先生,久仰大名了。”
“張主事好,能來儀制司做會講,文龍萬分榮幸。”王文龍拱手回禮。
張端本人并不有名,但是他老爹卻是個厲害家伙,他老爹張瀚曾經當到本朝的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當年張居正曾想升張瀚做吏部尚書,然而張瀚不滿張居正的行事風格,辭官而去。那時正是萬歷皇帝和張居正剛剛產生矛盾的時候,萬歷皇帝由此頗為尊敬張瀚,前幾年張瀚去世時,萬歷皇帝還贈太子少保并加了謚號。
張瀚做官之時正是儒門學派龍蛇并起的時候,那時泰州學派罵天罵地,張瀚自己也養出了一路特別的儒家思想,張瀚信奉“恤商”之論,宦游四方之時特別關注全國各地的商業經營和市場狀況,寫作《商賈紀》,是江南小市商階級的鼓吹者。
這思想也影響到了張瀚的小兒子張端,王文龍和張端一路談話,驚奇的得知張端居然是京城的民黨成員。
王文龍之前甚至不知道京城居然有了民黨,而且還能吸引官員加入。
“建陽先生。”
“王寺丞。”
儀制司外依然停了好多馬車,王文龍走進院子,就見有四十多個儒生打扮的人在等待。
“這幾位是?”王文龍想不到一個來禮部的會獎還能聚集到這么多人,不禁好奇眾人身份。
他面前的一個中年讀書人笑著說道:“在下林泉子,宛平府道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延寿县|
连江县|
厦门市|
云浮市|
房产|
利津县|
耿马|
唐河县|
曲水县|
辽阳县|
新野县|
灵山县|
新昌县|
公安县|
平乐县|
淳安县|
河北省|
鄂伦春自治旗|
镇康县|
岑巩县|
卢湾区|
铁岭市|
若羌县|
乌鲁木齐市|
石楼县|
都江堰市|
永靖县|
富顺县|
玉环县|
迭部县|
乳山市|
梁河县|
洪洞县|
博湖县|
昌乐县|
丰宁|
揭阳市|
望奎县|
罗定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