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名氣和影響力就是黨爭之中的政治資源,別管政策行不行,先把口號喊的響亮,就是黨政之中的起手式。王文龍有這么多作品傍身才得來的名氣已經很是正途了,原歷史上十幾年后的復社因為地處江南輿論中樞發聲方便,又得到了江南市商階級的支持,一個以秀才為骨干的團體居然能很大程度影響天下的局勢。在復社里面講兩句話就能夠成為全天下有名的意見領袖,那才真是一條成名成家的終南捷徑。
問津大會造成的影響永遠不只是在問津書院之內,這時隨著報刊風氣的推廣,湖北也已經有了多家雜志報紙,問津書院里這場集會早就已經在雜志報紙的推動之下,成為了湖北全省都在關注的事件。
現在湖北最有名的報刊是扎根于武漢三鎮的《漢水滔聲》,此報就問津大會的議題發出專欄報導,指出:“此次大會目的是定天下清流五年之論題”,并且還點出“當今天下最要緊之事便在于缺官,有官而后政令方能推行,宵小方能懾服。”
還有一份湖北黃岡的報紙所刊登的內容勁爆程度更把王文龍嚇了一跳,此報直白抨擊東林黨是想要用此次大會壓制其他各黨的輿論,認為各黨派必須借助此次會議逼迫東林黨人共同上書,要求萬歷皇帝召開朝會、參加祭祀,做好自己皇帝的職責。
湖北本來經濟發展水平相當不錯,又是貿易重鎮,百姓的生活還算富足,但這十年之內先是被稅監太監陳奉搞出幾個城市的暴動,接著又經歷了楚宗之亂,看著楚宗室把武昌城關起來大殺了一通,這些事情全都不是因為本省的治理出問題,而是跟皇家以及宗室有關,湖北百姓對萬歷皇帝已經十分不滿。
湖北的報紙反映了湖北百姓的心聲,雖然不敢指著鼻子罵萬帝皇帝坐著龍椅不干人事,但也毫不猶豫的發出對于朝局的批評。
湖北作為張居正的老家,楚黨上下的人物多少都和張居正有關系,本來在萬歷年間一度是極受打壓的一個團體,也是這種湖北人對于朝局的不滿,才能團結出一股力量,暗暗推動著楚黨在這幾年間飛速發展起來。
其實遠不止湖北,從山東到福建,從江南到四川,全天下的報刊雜志都在關注著這一次的問津大會,天下都希望這一次各黨派在一起的會議能夠把如今朝堂上的妖風給壓下去。
倒不是大家多么關心朝政,而是有識之士都能看出如今的朝堂實在是太不健康。
問津大會召開的那天,原本只請了百十個名士的會場居然一下涌進了二百多人,許多人都是從省外趕來的,甚至五十多間院子的問津書院都住不下了,一些高官顯貴之家占著權勢到問津書院里來討要住宿房舍,早些到來的一些沒什么臉面的秀才最后只能灰溜溜的被請出去。
大家的訴求太多太雜,前幾天在問津書院里頭的閑適之風一掃而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