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興公聞言笑著說:“鄧將軍也是,多大的人了,非要去做那孩兒的行止,瞧如今怕的這個樣子。” 鄧道協聞言沒皮沒臉的一笑:“我哪知道那吳老爺會如此看重他的指甲?” 鄧道協作為錦衣衛官員,平時也沒啥正經工作,加上家里老爹當官,自己在福州也是玩耍慣了。他家和徐興公住的很近,兩人共同的鄰居還有個姓吳的秀才。那位吳秀才家資頗豐,早已過了科舉上進的年紀,平日頂著個秀才功名只做個富家財主。 吳秀才有一癖好,就是養指甲。 此人四十余歲,對于自己右手的小指甲格外在意,右手小指的指甲養了足有兩寸多長,每天拿個豬毛刷子仔細刷弄,還專門搞了個和小指一樣粗的小竹管套在指頭上,以免平日不小心將那小拇指甲給弄斷了。 偏偏遇上鄧道協這家伙手賤,見到那吳老爺珍惜自己的指甲,故意使個法子將吳老爺的小指甲給弄斷,他富家公子性格還以為只是個無傷大雅的玩笑,結果卻捅了馬蜂窩,吳老爺極為珍惜自己的手指甲,氣的居然聯絡打行要揍鄧道協,嚇得他躲在錦衣衛公房里幾天不敢出門。 莫名其妙自己去招惹這樣的事情,只能說這位福州權貴公子真的是閑的蛋疼。 王文龍和眾人調笑一陣,這才專門走到謝肇面前對他點點頭。 “上個月我在臺灣,知道消息時已然晚了,在杭還請節哀。” 謝肇勉強一笑,搖頭說道:“其實我家眾人也早就料到,父親生前就說他多半吃不到今年的新柚了。我父臨走時叫我到床前仔細囑咐,讓我用這幾年收收心思,日后也為國為民做出些事情來,不要再一副悠游天下的模樣,生前生后之事都已安排好,去了便干干凈凈也就是了。” 謝汝韶和謝肇父子倆都有名士風范,平日里生活灑脫不羈,還經常做些在外人看來是行為藝術的事情,不過謝汝韶臨死之前總算是對謝肇有些正經的托付。 歷史上謝肇守孝三年再回到南京,做事態度便改變許多,從原本只會寫詩諷刺上司變成主動上疏為民請命。 后來謝肇調到工部屯田司,更是跑遍北方水利工程的現場參與實際工作,還寫成了一本討論北方水利設計以及歷代治河利弊的水利學專著《北河紀要》,這些多半和謝汝韶死前對兒子的交代脫不開關系。 父親之死是推動謝肇從一個風流名士到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官員轉變的重要因素。 大家坐下清談,仆人端上準備好的水果,在場眾人都是紅云會的成員,雖然荔枝季節早就過去,但是秋天福建還是盛產多種瓜果,端上來的就有閩侯縣的青橄欖,漳州產的溪蜜柚,還有莆田的龍眼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