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耐不住福建人會考試,福建和江南一樣,也是科舉的傳統(tǒng)強地,而且本地宗族勢力強大,出了許多耕讀傳家的家族。
有名一朝福建光是三代以上連續(xù)中進士的家族就有兩百多個,一個進士基本就可以使一個家庭成為富豪,三代進士幾乎必出望族。
所以福建本地照樣有權貴,這些既得利益者的組成主要是望族加上衛(wèi)所武官世家。
這些人不會想著跟福建商人一起去掙開海的利益,反而希望出海船只越少越好,好由他們來壟斷對外商貿(mào)的權利。而且這些人在福建的輿論場上還真有相當大影響。
可以說因為這一股力量的存在,福建人雖然大多主張開海,可是在福建的聲浪之中才會始終有一群人愿意附和其他地區(qū)人士禁海的主張。
禁海的主張強烈與否也是隨著時局而不斷變化的。
原歷史上的萬歷三十四年幾乎沒有人說禁海之事,直到鄭芝龍崛起,福建洋面上的斗爭趨向劇烈,天啟崇禎年間才重新有人提起禁海的倡議。
表面上是因為福建洋面上的海盜頻發(fā),然而往生里深分析就知道,這背后和鄭芝龍崛起之后搶奪了福建的世家大族在海貿(mào)上利益也有莫大關系。
王文龍知道,因為自己的到來,福建沿海的私商貿(mào)易伴隨著臺灣島開發(fā)立刻火熱起來,雖然還沒有到鄭芝龍極盛之時海波動蕩的水平,但也比原歷史上要熱絡許多,這些私人商販搶走了不少大世家的利益。
如此一來,葉成學所觀察到的世家大族對于海貿(mào)的態(tài)度改變恐怕還真并非空穴來風。
王文龍點頭說道:“這樣的轉變如若形成輿論,恐怕真要出大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