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白了,許多都是入贅了平埔族部落的漢人后代鳩占鵲巢。
土司做著、地主當著,這些部落首領(lǐng)還有什么造反的理由?
真正和漢人大量沖突的是住在山上的高山族部落,隨著臺灣島上的平地被開墾完,漢人向山川挺進,和高山族之間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難以融合。
不過現(xiàn)在的漢人移民只是在沿海建立了一些定居點,連平埔族都還沒搞定,要和高山族產(chǎn)生沖突最快也得等上十幾年呢。
王文龍對進山的三一教醫(yī)生交待過:要極力吹捧漢人的本領(lǐng),無論平埔族人將這種痘的本事理解成醫(yī)術(shù)也好、法術(shù)也好,總之要在他們心中建立下對中華文明的向往之感。
三一教徒心照不宣的笑笑,這活兒他們上島之后就沒撂下過,輕車熟路。
不久之后,王文龍“建陽公”的神仙身份就在大員港附近的平埔族部落中傳開了。
大員港一個茶攤上,一群客人們正聊的火熱。
一個從中部來的海商問:“五才哥,建陽公真有那么厲害”
一旁有些癩頭的年輕商人回答道:“這話我還要騙你,那天建陽公和神婆斗法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看得一清二楚呢!”
“是什么情況,快些給我等講講。”邊上的朋友催促說。
那癩頭青年砸吧著嘴道:“講話好講,只是嘴里有些沒味。”
立刻就有邊上的同伴對老板招呼:“快,這里上一盤檳榔。”
此時人還不知道檳榔的壞處,普遍將之當作一種可以清口的藥材,兩廣和福建這時都流行吃檳榔,明代的時候甚至一路流傳到了遼東去,后世滿清貴族常備的隨身物件之中就有檳榔袋。
那癩頭青年把一枚檳榔入口,這才笑著說道:“這大員港附近有個叫麻豆社的土人村落,最近也不知犯了什么祟神,鬧起天花來了。”
他添油加醋的說:“我們福建也碰過天花肆虐,但也沒有這土人之中鬧得厲害,土人這天花鬧起兇的很,麻豆社里的丁口不到二十天就去了一成,你們說怕人不怕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