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好此時已經入夏,是去往遼東工作的最佳時機,甲骨文研究會的一大批研究員,在董其昌的率領之下踏上了出關考古的道路。
六月份,《蘇州旬報》上長期火熱連載的《甄傳》終于結尾了。
這篇小說的字數既多,連載的時間綿延了兩三年,其中李國仙懷孕和分娩前后還斷更了小半年,但《甄傳》造成的影響依舊是現象級的。小說大結局刊發之前《蘇州旬報》和福州的老《旬報》都專門用了一期的頭版,刊登甄傳即將結尾的新聞,將《甄傳》大結局的期待度炒到最高。
到了《甄傳》結局那一天,李國仙也是直接放出兩萬字的大章,讓讀者看了一個過癮。
王文龍的原本結局和電視劇一樣:甄懷了果郡王的孩子,并且把雍正皇帝給弄死,將國郡王的孩子假借雍正皇帝太子的名義捧上位。
但李國仙卻覺得這結局對于這年頭的讀者來說沖擊力太大。把老公毒死、跟奸夫生了孩子,最后還把奸夫的孩子弄上皇位,放在這年頭的百姓視角看來,這就是妥妥的毒殺親夫外加篡位。
如果真這么寫,讀者的代入感和對主角的同理心直接會崩。
李國仙覺得結局必須改,一番斟酌,最后在她這版本的結局中:甄懷的確實是皇帝的兒子,皇帝也是因為多行不義被暗殺而死并非甄下的毒手。至于果郡王自然難逃一死,但是被甄自己毒死的。
這版本的甄到最后心理素質可比原著要高多了,已經完全是一個政治動物,殺死果郡王眼淚即使心中再是悲痛,在外表之上卻是眼淚都不會落一滴。
甄扶自己兒子上位之后也增加了一些政治方面的描寫,由于甄對兒子的教育,新任皇帝很有能力,成為一代明君,而甄成就自己深厚的政治手腕,也站穩了后宮的位置,雖然搬弄權勢,但是在滿朝文武心中卻是一代“賢后”。
李國仙特意處理出來的這個結局讓王文龍頗為欣賞。
這版本的甄比原著之中段位明顯要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