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文龍道:“基督教的圣經說,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穌和十一個門徒共同使用一個葡萄酒杯喝酒,這酒杯就是圣杯。”
接著王文龍意味深長的笑著說道:“歐洲有個叫達芬奇的畫家,他畫了一幅最后的晚餐,在歐洲名聲顯赫。”
“但是伯風可知道?在達芬奇的這幅名畫里,最后的晚餐桌上竟連一個葡萄酒杯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占據了畫面中心的位置。達芬奇乃是歐洲名宿,對于基督教研究十分精深,怎么會犯這樣的錯誤?許多人以為他就是有意為之,想要借此畫上的信息傳達某些消息……”
王文龍給潘秀講故事的計劃是昨晚想出來的,目的自然是讓潘秀把這些事情告訴荷蘭人,
荷蘭人現在正在東亞海面上鬧騰,他們之前和西班牙人爭奪東南亞王文龍無所謂,對于大明的商人來說,東南亞的地盤他們暫時插不進手。
但就像李國助所說的,荷蘭人漸漸把目光投向了臺灣,可就給福建海商帶來了麻煩,更別說荷蘭人還把西班牙人也給引到臺灣來。
王文龍也不知道自己所說的內容,能否讓荷蘭人將視線轉移開,但能起一些作用也是好的。
他這回所胡扯的事情,不再是《刺客信條》的背景介紹。
主要是王文龍思索一番發現刺客信條的背景欺騙力有限。
雖然說近代以后歐洲世界對于神秘學有極大的鐘情,金蘋果這種東西和此時歐洲流行的煉金術、黑魔法也是一個套路的還真能騙的荷蘭人相信。但畢竟《刺客信條》作為游戲背景設定還是太過于薄弱,沒有那種亦真亦假的趣味。
王文龍想要找個更有說服力的陰謀論,思來想去,他這次講的故事來自丹布朗的經典小說《達芬奇密碼》。
王文龍前世沒看過原著小說,但是看過同名的改編電影,當時他還真相信了電影中的一些設定,以為真有一個從圣殿騎士團繼承來的郇山隱修會保守著圣杯的秘密。
王文龍也不是啥書都看過,對于圣經故事他就不咋了解,但是他明顯能感到《達芬奇密碼》的背景設定比《刺客信條》可信的多,而且他還記得當年看過網上流傳著這電影被梵蒂岡禁了的消息,王文龍為此也做了一番查詢,發現《達芬奇密碼》不光是在中國,在海外甚至是一些基督教國也使得不少人信以為真。
一個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還能夠流傳廣泛的陰謀論,想來放到明朝來忽悠一下這時的歐洲人是夠夠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