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區別對待-《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果然是名士風范也!”
場中眾人爆發出一陣夸獎之聲,王文龍開口就捐了四百兩銀子,眾人先是驚訝于王文龍的實力,接著便是個個心中佩服。
彭末衲心中也有些驚訝,他雖然家資巨富,但卻不舍得一口氣把四百兩銀子捐給窮人,這不是浪費錢財嗎?那些災民餓死了關他什么事?
王文龍講完話,在眾人的簇擁之中走到場邊,薛素素也向那里走去。
王文龍正在同葉晝則談話,見到薛素素過來,他笑道:“晝則兄有個好主意,咱們民黨倡捐,哪怕使用報紙,一些地方上不識文墨的大戶也難得及時收到消息,而演戲唱曲在此事上的宣傳力量更大,不如咱們坤班為此排幾出戲,再編一些唱段以做宣傳?”
“這真是好辦法。”薛素素眼前一亮,這法子除了可以幫助民黨宣傳賑災之外,顯然也能為坤班打開名氣。
“既然是向更多人宣傳,唱詞曲目就要合俗入俚,南京,蘇州,淮揚,方言既不相同,唱詞編撰想要合轍押韻還得費一番思量。”薛素素道:“不如明日同到建陽府上商量謀劃。”
“如此甚好。”王文龍點頭同意。
聽到兩人的對話彭末衲當場就愣了,他請了薛素素半天薛素素都不松口,而王文龍只是輕飄飄的說了兩句話,薛素素就要到他府上去。
再看看薛素素和王文龍之間談笑的親近模樣與在自己面前有理卻又疏遠的態度全然不同,彭末衲瞬間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
王文龍和薛素素開始討論如何將戲曲、唱詞改編成宣傳曲目,在場許多名士都是曲壇人物,眾人也紛紛參與討論。
薛素素的藝術造詣極高,戲曲功底非常強,而王文龍則是有超脫時代的眼光,對于劇本的節奏有度有著敏銳的判斷力,兩人商量著一些表現災民苦痛,引起眾人同情的劇情,各自說出思路,立刻就讓眾人有眼前一亮之感。
“王建陽、薛素素確然都是曲中大家,他們合作改編出來的本子一定好看。”
聽到身邊眾人的夸獎,又見薛素素笑語盈盈,同王文龍相談甚歡,彭末衲越發氣的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