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皇帝分錢-《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聞言王文龍心里暗暗撇嘴,對于東林黨人來說,他們和商紳的利益綁在一起,在他們眼里稅監只要存在就是與民爭利,只有把所有稅監都趕回去,做到萬歷皇帝的太監不能出京城,甚至對江南的經濟行為基本上不課稅,那才叫最終勝利。
王文龍覺得這群東林黨人在經濟上基本上就是追求小政府大市場,可是在斗爭方式上,卻是想要用掌握政權的方式去實現經濟追求,這十分不現實。
東林黨人似乎看不出來他們的這理想和行為完全就是矛盾的。
如果一個黨派掌握朝局的目的是為了讓朝廷不收稅,那這黨派豈不是越掌權朝廷越收不上錢,越掌權朝廷越弱?
頭腦和身體走的是兩個方向,東林黨的行為能不擰巴嗎?
至于收稅是否影響經濟,《國富論》里的古典經濟學模型只是一個簡單模型,一個經濟體想要順利發展最重要的基礎除了生產力之外還有自身的安全,如果江南百姓真不交稅國家的安全穩定都不存在,江南百姓活都活不了了,等滿清入關時,發展經濟難道能抵住清軍?
不過王文龍也不想和陳仁錫爭吵,他建議說道:“雖然圣上還沒有收回稅監太監,但我觀察圣上的性格,隨著這些太監收稅的作用越來越小,圣上對他們的恩寵也會大量降低。”
陳仁錫還沒理解,抱怨道:“雖不受恩寵,但這些太監在地方上依舊能夠為禍呀。”
王文龍笑道:“他們過去肆無忌憚,是因為有圣上的保護,如今圣寵既去,打壓這些太監便容易了。諸公若是見太監還有不知收斂的,只需記其行為,多多上疏,圣上多半會有反應。”
陳仁錫思索一陣,驚喜道:“建陽此言即是,我回常州就和諸先生說這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