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人記載稅監制度使得“天下賦稅之額,十增其四;天下殷實之戶,十減其五”。雖然到萬歷皇帝手上的錢款沒有那么多,但這些稅監實際上直接使得大明朝百姓頭上所承受的稅收增加了四成,并且造成接近一半的中產家庭破產。 這個數額已經大到了哪怕外邊的稅監各種粉飾太平,萬歷皇帝也不得不發覺的程度。 因為哪怕再閉目塞聽,萬歷皇帝總還能看賬。今年戶部太倉庫存銀只剩十八萬九千;兵部常盈庫在嘉靖年間存銀都是一千多萬,今年只剩“一百萬有奇”;工部節慎庫甚至“罄然無分毫之蓄”。 同時萬歷皇帝的內庫自萬歷二十五年起,“諸所進礦銀幾三百萬兩”。 國家最重要的三大庫,加起來的銀兩只有一百多萬,萬歷皇帝自己的內庫十年間就已經收了三百多萬兩銀子,萬歷搜羅的金珠、寶玩、貂皮、名馬還不算在內。 可以說此時大明國庫加起來還沒萬歷的內庫有錢。 萬歷皇帝哪怕是個弱智看到這數字也會感覺有問題。 他總覺得自己要死了,擺爛一天算一天,可看樣子自己可能一時半會還死不了,這要萬一弄出大事來豈不是很麻煩? 萬歷皇帝終于有些害怕了,少見的詢問閣老們礦稅之事。 東林黨人看到了希望,就像當年沈一貫能夠讓萬歷皇帝立儲便直接坐穩了首輔的位置一樣,經過京察斗爭剛剛得權的東林黨急需一個勝利。 現在東林黨人甚至已經在宮中找到了幫手。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提督東廠陳矩幫助東林黨人多次遞折子,向萬歷皇帝陳述礦稅對百姓的危害情況。對于萬歷皇帝的心思變動,宮中之人感受自然最是靈敏,陳矩能夠出手已經明擺意味著上意有所轉折。 而且和原本歷史中此事只有東林黨策劃不同,這時空王文龍還給推了一把火,從東山文稿到護糧北上,一系列操作已經將東林黨大本營的江南輿論引導向抨擊稅監之上,東林黨現在是被輿論推著,即使想不做也不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