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蘇州滿街的災民,聽說又是這蘇松常鎮稅收太監劉成搞鬼,還什么民變,王文龍也瞬間重視起來,挺直身板問道:“怎么回事,仔細說說。” “劉成那廝這兩年在蘇州被本地百姓給治理的老實了些,也不見怎么太過干犯,如今災情一起,他卻舊態復發了!” 鄧志謨拿出記者的調查稿解釋說:“劉成不敢得罪蘇州百姓,卻看建南直跑來的災民無依無靠,最好欺負。如今朱旺口大工,漕糧運輸也受限制,蘇州本地有不少糧食不好北上,又有流民前來就食,朝廷就讓蘇州調撥本地存糧賑災,這本是兩好之事,但劉成手下稅吏突然到各處要道設卡,阻撓賑災糧,致使蘇州府糧價飛漲,流民民怨沸騰。” 王文龍大概理解了,問道:“他們多半勾結了四府的糧商,阻撓賑災為的是炒高糧價以圖利?” “正是如此。”鄧志謨說道,“十月秋收剛過,蘇州百姓家中還有些新糧存放,所受影響不大,但外地流民賑濟不足,只能到市面上買糧,糧價飛漲,要餓死人時怎能不生民變?” 王文龍點點頭,“這群太監,專找著要命的時候撈錢,真是害人不償命……” 蘇州滿街的災民,災民餓著肚子,蘇州百姓卻有飯吃,如此區別對待,看在要餓死的災民眼里,跟滿街的火藥桶有什么差別?一旦真鬧起來,蘇松四府恐怕血流成河。 劉成這操作就跟高淮在遼東專找著重要防線的士兵貪污糧餉一樣,只顧自己眼前撈錢,完全不顧重大風險,純純的要錢不要命。 “建陽,咱們弄個專題報道吧。”鄧志謨建議說。 王文龍思索一番,對鄧志謨道:“這群稅監是越來越猖狂了,光是一個專題不夠,不如整個大的。” “大的……卻是怎樣?” 王文龍卻沒直言,只道:“先等我聯絡些人再說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