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接著看下去社會學分析就出現了――甲島上的土人得到了歐洲人的火器和先進的鐵刀,決定入侵乙島,而乙島的土人卻生性愛好和平,打算以和平友誼和共享自然資源的條件進行和解。 “這并非兩島之人素性不同,實乃二島上人群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二島的不同組織方式……” 什么鬼? 袁無涯越看越迷糊,他還以為王文龍只是想從這兩個島的地理位置作為介紹的起點,卻沒想到王文龍接下來長篇累牘的一大串分析都是在講述兩個島上社會的思想不同,并且分析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兩島一個實行集體農耕制度、一個實行社會采集制度。 兩個荒島上土人兒戲一般的斗爭有什么好分析的?袁無涯有些奇怪,但他很快就被王文龍后續的文字吸引:“將此二島情況放大,實際便是千百年來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沖突。” 這還能和中原王朝與游牧民族扯上關系? 袁無涯帶著好奇心看下去,然后漸漸便被拉入王文龍的思維之中,等他放下書,發現已經過了小半天,他居然一氣看完了本書前四分之一的部分。 袁無涯深吸一口氣,只感覺有一種靈臺清明的舒適感。 這是一種腦海中疑問全部被解開的通透感覺。 所謂啟迪人心,王文龍的《農業、地理與鋼鐵》就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主動將過去讀者沒有想過的人類史問題先拋出來,然后一步步給予解答,看完之后,自然會有一種一團都被解開,對于整個人類歷史都認識改觀的感受。 袁無涯連連嘆息,他實在想不到王文龍怎么會有這么多發人深省的想法,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本可以震驚世人的好書。 大名府長垣縣老李莊,李化龍一早起來便推開房門,他穿著一身粗布衣服,正準備步行到父母的墳前去上香。 這時一直跟隨著李化龍的老仆前來報說:“老爺,這是幾日間來拜會大人的老爺們所上的名帖。” 李化龍見到上面都是些本地名士的名字,并沒有重要官員,于是將帖子放到一邊問:“有人在家中等信嗎?” “有兩家的管事正在家中聽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