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遼商開皮島-《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3/3)頁
而皮島南岸的百姓聽說上島工作真的只給銀子不發糧食之后,也沒有了興趣,許多人都開始散去。
見此情形,趙惟卿也不著急,他讓這群人去皮島西岸修了一個簡易港口,接著就是天天和王文龍毛文龍勘察現場,自顧自規劃皮島建設。
又過了十天,毛文龍派回去的親信從山東買了兩船糧食運到皮島,直接進入新修建的小碼頭卸貨。
趙惟卿讓山東糧船卸下貨物之后就在港口開賣,糧價開到二錢銀子一斗,比山東貴一倍有余,但是卻直接在朝鮮力工中引起轟動。
他們發現用銀子購買糧食,干一個月活掙出來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家四五口人,這可比在老家給地主打工掙的多多了。
這些朝鮮人掙到了大錢,不少人想要趕快把糧食拿回家。
正好山東糧船卸貨之后是空船,趙惟卿便安排糧船把他們送回鐵山。
臨上船許多人又猶豫起來,生怕回了鐵山,再回到皮島,趙惟卿就不要他們了,最后他們只安排了同鄉同里的幾個人作為代表,將糧食運回家中。
趙惟卿對此毫無意見,而這群人帶著大批糧食來到鐵山,迅速就震驚了當地百姓。
“明國人給的銀子是可以換糧食的。”
“到皮島上干活,一個月就能掙出半年的口糧!”
原本都要散去的百姓很快又聚集起來。
等消息傳出去五天之后趙惟卿再次開始招工,這回他一次招收三百戶人家,到島上建設房屋開墾土地,只要建好了屋子或有成功開墾的土地,他就給白銀作為酬勞。
雖然將給酬勞的方法,從時薪變成了計件,但有先去皮島上吃螃蟹的人掙到的糧食放在眼前,這一回報名的人家簡直是搶破頭。
一個月后,原本荒茫一片的皮島已然迎來了三百戶朝鮮移民,完全呈現欣欣向榮的景況。
三百戶人已可滿足皮島的前期開發工作,當然趙惟卿的操作也就到此為止,他們大規模招攬移民,已經引起平壤方向的注意,平壤的官員對于趙惟卿這群遼商極不待見,聲勢再搞得大一些,說不定就會派人在鐵山南岸巡檢。
不過趙惟卿也不怕,即使是現在已經停止招收移民,還是經常有朝鮮人偷偷乘小船來到皮島找工作,如此渡海風險極高,翻覆于波濤之中的也不在少見。
鐵山百姓對于移民皮島的熱情如此高漲,皮島未來肯定不缺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