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中華文明入臺史》-《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張燮聽了王文龍的話不禁滿臉驚訝:“臺灣不是本朝才有漢人到達的么?居然在三國時就有大軍去過?”

      這年代的人對于資料的獲取難度極大,古書中只鱗片爪的記載大多數(shù)人都沒聽過,原歷史上最早對于臺灣島的記載在三國時期就有了,但是這些史料埋藏在古書卷集之中,長期被人所忽視。

      在原本歷史中詳細論斷證明三國時記載的夷州就是臺灣這件事,都是由臺灣被侵占后兩個上島的日本研究者完成的。

      而楊天生則是一下高興起來:“怪不得建陽要我去島上尋找早先移民,原來咱們自古就有人前往臺灣,還有大軍前去征討過,這些內(nèi)容報導出去,想必能夠打打那些堅稱臺灣與中原庶無聯(lián)系,故可以放棄之人的臉了。”

      “正是此意,”王文龍笑著對張燮道,“下一期的《旬報》上留下一個版面,專門刊登咱們中原移民早期就進入臺灣開發(fā)的故事,最好還找?guī)讉€人來對這些文物圖形畫影,將圖片也刊登到報紙上。至于那文章,我來寫。”

      “原來建陽這幾日查詢資料為的就是寫作此文?”張燮也是主張開海的,連忙點頭說道:“我們在泉州就有畫師,我立馬就叫他來畫。”

      不久那畫師就被從外頭喊了進來,聽了張燮的要求之后,他直接便鋪開稿紙看著那幾件器物作畫。

      而王文龍也進到總編室開始撰寫自己早就打好腹稿的文章。

      三天之后福州《旬報》便火熱登出了一篇《中華文明入臺史》。

      文章開篇就大大顛覆此時人的認知,王文龍直接寫道:“臺灣澎湖等地東漢時被稱為夷州,三國時期吳國的丹陽太守沈瑩在其《臨海水土志中記載》,去今一千三百七十年前,黃龍二年春,孫權(quán)遣將軍衛(wèi)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浮海征夷州,得夷州數(shù)千人還,自此夷州乃歸附中華……”

      后世對于臺灣島屬于中華土地的歷史研究不要太多,史料非常充分,王文龍直接把三國時沈瑩的記載、東吳相關(guān)史書的描述大段引用。

      如今臺灣島上已經(jīng)有了三萬多移民,稍有錢財?shù)娜硕伎紤]過投資開墾臺灣,福建識字人群對于臺灣島的風俗也有了不少了解,而臺灣島的原住民到現(xiàn)在大多也還處于部落時代,風俗和三國時期沒什么差別。

      福建的讀書人看到沈瑩關(guān)于三國時“夷州”風土人情的記載,一下就能確定這說的便是臺灣島。

      《臨海水土志》這種冷門的地方志在這年代幾乎沒人看過,大多數(shù)讀書人也以為開墾臺灣是本朝才有的事情,福建的士紳想跟朝廷說不放棄臺灣開海都只能拿出經(jīng)濟作論據(jù),一被說到臺灣島素不屬于大陸就沒有底氣。但其實臺灣和大陸之間的歷史聯(lián)系歷朝歷代幾乎沒有中斷。從三國以后,隋、唐、宋、元都有大量相關(guān)史料記載,只是這些史料都被放在各種文書的角落,沒有人專門整理幾乎不會被注意到。

      而王文龍現(xiàn)在把這些冷門史料一一列出,整篇文章直接就占了一個版面,尋報一刊發(fā)就引起福建震動。

      此時開海和近海的爭論已經(jīng)在朝中有一定聲量,這篇文章立馬就被開海派當作有利證據(jù)主動傳播,這篇文章飛快走出福建,進入江南,甚至一路北上。

      王文龍寫出此文時,已經(jīng)是萬歷三十二年的臘月,而文章傳到江南便已經(jīng)入了萬歷三十三年。

      萬歷三十三年正月,太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吉水县| 梅州市| 巴东县| 江口县| 乡城县| 增城市| 莆田市| 青冈县| 尚志市| 舟曲县| 巴青县| 杭州市| 河间市| 拜城县| 周口市| 阳朔县| 张家港市| 靖边县| 鸡东县| 黔江区| 申扎县| 灌南县| 汝城县| 昭苏县| 东辽县| 隆安县| 周宁县| 廉江市| 喜德县| 仁怀市| 来安县| 沐川县| 澎湖县| 蓝田县| 冷水江市| 儋州市| 得荣县| 海林市| 密云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