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嗣昌買書-《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


    第(2/3)頁

      楊鶴如今還在翰林院里頭熬資歷呢,自然沒有面子幫他出書,武陵地方太窮了,連書坊都沒有,就只有幾家書鋪,根本刻不了書,而聽說楊嗣昌這個湖南新科進士的兒子想要出書,回鄉的駱思恭直接表示可以幫忙。

      事實上整個此時的湖南地區都沒有什么上得了臺面的出版業,湖南的刻書業趕上全國的刻書步伐那得是清代晚期湘軍崛起以后的事了,明代的湖南連稱得起字號的書坊都沒有。

      到萬歷年間湖南主要的刻書機構還是家庭式的作坊,所刻的內容也以小學啟蒙書、唱詞小說、黃歷日歷、鄉黨應酬以及簡略醫書為主,沒有什么大部頭書籍。

      湖南少數能夠刻得起閑書的機構中有一家就是地處長沙府的湖南官書局,這個書局基本上被長沙藩王宗室所掌控,要不是駱思恭開口,楊嗣昌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

      拿上駱思恭給的書信,楊嗣昌帶著自家書童行走在長沙府的街頭。長沙是湘中四水匯聚之地,沿著湘江、瀏陽河一線人員往來不息,看著此地市面的熱鬧景象,楊嗣昌的心情都變好了不少。

      湖南官書局在城外,今日到達長沙的時間太晚,已經趕不上了,楊嗣昌便在長沙找了一處客店住下。

      將行李安頓好便已是下午,楊嗣昌在屋中待的也是無聊,于是便帶著童仆來到街面上亂逛。

    
  湖南的地形是一個馬蹄口,東南西都被山嶺包圍,只在長沙以北連接洞庭湖一帶是平地,在明代長沙以南各府出外的大宗交通直接走長沙還更方便,外省的書籍入湖南也直接走長江經洞庭府轉湘江,運到長沙集散。

      此時的湖南雖然文化建設不甚顯,但是作為魚米之鄉,日子還是相當過得去的,長沙的書籍消費人群非常大。

      這天天氣又不錯,文廟坪附近的一條街上,各家書鋪中都有不少人來買書。

      楊嗣昌走進一家招牌老舊的大書店,不去看店面門口擺放的程文墨卷和新刻小說,他直奔柜臺問道:“最近可到了什么新的經史佳作?”

      那掌柜的用帶著湘中口音的官話道:“回老爺的話,有一部福建新刻的《訓詁學講義》,看的人不少呢?!?br>
      湖湘學者在此時勢力不算大,但是卻已經有鮮明的地方特征,那就是求新求變,敢想敢干。

      要放在別的地方,《訓詁學講義》這樣的作品老板可能害怕顧客不喜歡,多半不會第一個推薦,但是在湖南,當地文人就是喜歡這個調調。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說的好!多來,多寫,愛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怀仁县| 鹤峰县| 九台市| 海城市| 苗栗市| 昌宁县| 穆棱市| 新源县| 太湖县| 咸阳市| 高青县| 泸西县| 涞源县| 许昌县| 永善县| 灵山县| 门源| 岢岚县| 韩城市| 双城市| 田东县| 大方县| 浮梁县| 唐河县| 乡城县| 自治县| 金昌市| 甘南县| 卢湾区| 凌源市| 公主岭市| 九江市| 搜索| 会理县| 鄯善县| 贵南县| 佛山市| 白城市| 台北县| 建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