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文龍說道:“不如從今天開始標記,最好將之總結成一種工作方法。” 王文龍知道甲骨社發掘出來的許多甲骨都是原歷史之中沒有的,多半早在明清兩朝就被當地人拿去打成了藥材,從現在開始做相應的考古現場記錄,能夠留下的資料也會遠比原本的歷史上要多。 到甲骨社的考古現場轉了兩圈,王文龍發現這年代人對于考古學完全還沒有概念,哪怕是甲骨社的發掘也只是為了拿出甲骨來進行研究,對于發掘現場的許多歷史信息完全都不做記載,王文龍只能一步步啟發。 他繼續說道:“對于發掘出甲骨的地層也應該有相關方式進行記錄。” “兩位試想,掩埋甲骨的地層,肯定是先埋下一層甲骨,然后落下相應的灰燼或者是覆土,再埋下第二層,相近兩層的甲骨之間的間隔或許有幾十上百年。” “百年之間土質肯定是有變化的,某一年代的地層中出現的甲骨對應的就是當時時期,通過這樣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辨別出來一塊甲骨是什么年代的產物。” 王文龍指著庫房里那一大坨甲骨說道:“就拿這些甲骨來說,可見最下一層是綠色的灰土,中間是白灰土和甲骨的混合物,上一層是白灰土,可見這個甲骨坑是在生成綠灰土的年代挖掘出來的,如果我們能夠找到第二個主要填灰是綠灰土的甲骨坑,那么那一坑甲骨就應該是比這坑甲骨更早年代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