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文龍點點頭,發現這漢子做鴨子的方法和北京烤鴨不同,并不是把鴨子拿出來片皮,而是直接斬件,最后拼成一盤,還澆上一些鹵汁。 那漢子將一盤鴨子放到桌上,此時桌邊只聞得香氣四溢,趙和馮從吾都忍不住伸出筷子,王文龍也夾了一塊放入嘴中,入口的味道挺油香,不過比起王文龍前世所吃的廣州南京北京等地的鴨子也并沒有驚艷到哪里去。 但他卻見趙和馮從吾兩人都是眼睛發亮。 那漢子也是一臉期待的模樣,仿佛在等待夸獎。 明朝的調味料和烹飪技法可是比后世少太多,能夠在明朝烹飪出后世常見的烤鴨味道,在這年代就已經非常驚艷了。 趙先是贊賞道:“此燒鴨的味道實在是醇厚鮮甜。” 馮從吾也連連點頭:“甚美,可惜關中無這樣做法。” 王文龍也陪同露出一個欣賞的表情。 這時那酒家的掌柜才擦著手上來道:“先前聽這位老爺叫做王建陽,敢不是《蘇州旬報》的王總編?先生名滿江南,不知能否給我弟兄家小店提個字號。” 王文龍這才知道為何這店家如此殷勤,不過對這種事他倒也不怎么在意,見趙和馮從吾臉上都帶笑,于是點頭同意。 掌柜的也早是想幫襯弟兄的生意,連筆墨都已經準備好了,聞言連忙讓小二將紙筆拿上來。 王文龍提起筆問那漢子道:“你家小店叫什么名字?” 那漢子老實回答:“叫東街燒鴨子。” 馮從吾聞言哈哈大笑:“這叫什么名字?寫出去人家也分辨不出的,不如改一改。” “改……這個……”那漢子雙手擦圍裙,顯然要他想名字十分困難。 王文龍卻稍稍思索,笑道:“便給你題東街燒鴨子好了。” 說著他便落筆在紙上,最開始趙和馮從吾還有些疑惑,但是等到王文龍的字寫出兩人卻都是點頭稱贊。 馮從吾贊道:“建陽居然用金文寫招牌,滿南京都找不到第二家。” 而金石大家趙則看了一會兒后,頗為驚訝的問道:“建陽,你這‘街、燒、鴨’三字的金文我卻從沒見過,哪里拓下來的?” 王文龍一氣寫完五個大字,放下筆,這才對趙笑道:“這三個字的金文古之所無,乃是我自創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