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葉晝則并不是沒見過文人之間的互相抹黑,但是王啟維的無下限程度,還是讓他受不了。 就比如他手中這份報紙造謠王文龍娶了個日本女子,并還是入贅,有板有眼的說王文龍取了倭國名字,在海外也自稱是日本人――這就是為何許多海外華人不知曉王文龍名字的原因。 葉晝則生氣道:“建陽,他們如此污蔑你,不如我找人上疏為你鳴冤!” 他雖然是紈绔子弟,但是想組織,還是有一番力量的。 “這種事情越描越黑。”王文龍搖頭道。 本來劉成造的謠言還只是小范圍傳播,如果葉晝則組織人為他鳴冤,劉成無非也就受到些譴責,卻會使得這謠言更大范圍的傳開,他受的影響還更大。 王文龍總算明白,為什么劉成這些太監可以在地方上整的當地官員頭疼了。 這年頭的官場斗爭,雖然暗地里什么狠手都能下,但是兩邊畢竟都自詡為讀書明理之輩,明面上還要持些面子。 而劉成這些太監卻完全可以不把臉面當回事。 其實劉成抹黑王文龍的操作有識之士都能看得明白,給劉成自己帶來的名聲也不好,甚至對劉成的影響比對王文龍更大。 但是劉成不在乎,他的名聲本就好不起來,而王文龍的名聲在和他斗的過程中卻會被一起拉下去。 不過王文龍并不害怕。 因為他翻了幾篇攻擊自己的文章,發現劉成手下的人把王文龍的許多書都拿出來罵,但就是沒罵《尚書古文疏證》。 《尚書古文疏證》讓萬歷皇帝連著好幾次參加日講的消息早就在京城傳開了,這說明如果是皇帝喜歡的書劉成便不敢去招惹。 一個多月前偽楚王案時沈一貫還專門寫信給王文龍詢問情況,當時王文龍就知道:萬歷皇帝喜歡的可不僅僅是他所寫的《尚書古文疏證》這一本作品…… 哪怕沒有八百里加急,從京城中流傳出的書信到江南也就是一兩個月,這些消息估計過不了幾天就會傳到蘇松常鎮四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