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在焦灼之中。”徐學聚頭疼的說道:“圣上已經讓當地巡撫和巡案進行調查,都說沒有證據。最不利于楚王的乃是朱華之妻的證詞,她是恭王妃的侄女,十分堅持楚王是偽王的說法,老恭王妃已經去世,但是當年她面對這樣謠言曾一力否認,楚王有母親證詞做證據。兩邊各執一詞,京中大臣們也沒個定見,我觀沈閣老言辭之中也為此事憂心忡忡。” 王文龍點點頭,他知道現在東林黨和浙黨兩派還在角力,這個案子已經過去二十多年,就算當年真有貍貓換太子之事,相關人等也早已經被處理干凈,事實上兩邊都沒有可靠的證據,只有利益相關者一面之詞,最后能做出的結局完全就是看黨派斗法了。 面對頗為擔憂的徐學聚,王文龍道:“敬輿公,此事照我所想,圣上已經有了判斷了。” 徐學聚一愣,問道:“怎么說?” 王文龍說道:“老王妃已死,楚王宗室先是出文狀首告,又傳播沈閣老不廉潔的消息,接著又有宗室夫人出來作證,所有證據皆傾向朱華。然而圣上還是打回再議,支持沈閣老的意思已經十分清楚。” 徐學聚思索一番,點頭道:“我身處其間卻不清醒,到底還是建陽看的透徹。” 徐學聚起身背著手在屋中走了兩圈,顧慮說道:“只是此事極為兇險,只怕要傷害到沈閣老名聲。” 時間來到萬歷三十一年,萬歷朝堂之上的黨爭形式已經越發明顯,徐學聚前兩年還只算是和浙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不算是浙黨中人,但是現在他卻已經和浙黨綁定在一起。 徐學聚和沈一貫都是浙江人,光是有這一條東林黨就不太可能幫助徐學聚,而沈一貫也因此對徐學聚多方拉攏幫助。 哪怕徐學聚表明自己不是浙黨,一旦沈一貫出了問題,徐學聚再想做事也會被東林黨人掣肘。 王文龍又出主意道:“我猜接下來圣上多半會將此事交由朝議,我對沈閣老有兩條建議。” “請說。”徐學聚頗為急切。 “一是東林一黨最會攪動輿論,他們必然會在朝議之中做手腳,而沈閣老有圣眷在身,這一次朝議結果不會吃虧,既然如此,可以暗查其中一二串聯過分者,將他們行為上報彈劾,坐對方一個‘壅淤群議,不以實聞’的罪名。” 徐學聚聞言大喜:“這主意不錯,他們肯定會露出馬腳。” 東林黨人串聯朝政的方法十分直白簡單,定然會推出一二人猛沖猛殺,這些過河卒子肯定會暴露短板,只要沈一貫有心去抓,沒有抓不到的。 王文龍又分析說道:“只要能夠將東林黨內一二猛將陷落,沈閣老對內也可以交代了。” “的確如此,”徐學聚點頭說道,又問,“第二點是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