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是為此事而來。”王文龍點頭說。
“這是大利民生之事也!”李三才高興說。
沒錯,李三才在所有場合都表現的十分支持民意,對于辦報之事大為支持。
這兩年他總管漕運,每次都頭鐵的和監稅太監對抗,已經將全天下反對礦監稅吏的聲音和自己綁定在一起。
于是李三才雖貪污,但每次對他的攻擊都被他轉化為對抗稅官員的坑害。
比如今年李三才建議開渠建閘,修整運河清口一段,短短的一段工程,報價二十多萬,而且他直接留下漕糧接濟,這里頭李三才不知貪了多少。
督儲侍郎趙世卿力爭此項目有問題,李三才被彈劾后直接請求離職,萬歷皇帝看了趙世卿的奏疏后也直接同意。
接著一瞬間從淮陽巡按、巡漕御史到京中的給事中、御史全都上書為李三才喊冤。
連淮河沿岸居民都站出來喊冤,表示李三才是惟一能對付稅監太監陳增的人,此人絕不能離職。
李三才在鳳陽和淮河漕運上怎么撈錢運河沿線百姓不知道,但他在淮河沿岸拘捕盜賊、對抗太監,許多百姓真就覺得他是個好官。
所謂欺世盜名大抵如此。
聽了王文龍辦《蘇州旬報》的建議,李三才主動說道:“王助教,我幕中有幾個頗能文墨的英才,不如也去你的《蘇州旬報》應個差事,一起將這報紙好好辦起來。”
王文龍笑了,他要把李三才手下的那群貨招進旬報里以后他這報紙不分分鐘變成李三才的傳聲筒?
他搖頭說道:“不敢瞞李大府,我這報紙面對的是民眾,并不言及朝堂之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