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文龍也想見見影響輿論,擁有自己的勢力。 而此時蘇州的市民階級算是整個大明最成熟的市民群體,明朝的中后期,蘇州事實上已經變成了一個手工業城市,是明朝絲織業的中心,“郡城之東,皆學織業”,整個蘇州東北半城全都是經營絲織業的工廠,不小部分的蘇州百姓已經成為工人。 蘇州的很多百姓識字,且有鬧罷工以及暴動的本事,僅在萬歷年間就有幾次記錄于史書的市民運動,蘇州織工叫歇、葛成抗稅、打殺閹黨的五人墓碑記,都是在蘇州鬧出來的。 …… 第二天王文龍就帶著沈宜修一起去往南京。 南京四牌樓,欽天山下,玄武湖旁,湖上花船旖旎,遠遠還能看到欽天山上的觀星臺。 南京國子監所在的成賢街,街道兩旁遍植槐樹從街北的欽天山一路向南,一條長長的碑林,盡是名家的題詠,遠遠能看到“國子學”大牌坊,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全都賣這些文房賞器,街道之上行走的幾乎全是戴著大頭巾的儒生以及童仆小廝。 王文龍走進國子監,讓沈宜修先在外頭轎子里等待,他的公文已經送到國子監里。 王文龍原本以為新官上任要有多復雜的流程,問了問沈璟,卻發現他這國子助教的上任儀式其實十分簡單。 也就是報個名,然后和在場的同僚打通招呼就好了,官服要自己去定做,至于其他官員所要經歷的授印等流程,不好意思,國子助教沒有印,如果很想要的話,王文龍可以自己刻一個,但也沒啥地方可蓋。 進去點卯畫個押后他這個國子助教就算正式上任了。 從國子監出來轉個彎王文龍便進了葉向高家。 這才是今天的正事。 因為早幾天遞上帖子,今天葉向高早已在家中等待,王文龍和沈宜修進屋之時,葉向高正挽著袖子做丹青。 一見王文龍夫妻進來,他連忙笑道:“王建陽,久聞君名,終于見面!” 第(2/3)頁